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1月08日

泉港:冲刺“三城建设” 共绘发展新蓝图

泉港城区一角 (连健刚 摄)

近日,泉港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会议通过了《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指出2025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泉港加快实施“三城建设”(绿色石化名城、现代活力港城、山海宜居美城)的冲刺之年。

宏伟蓝图,展现光明前景;伟大征程,召唤新的进发。2025年,泉港区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区战略,深耕“1+3”专项行动,打造“1+1+N”现代产业体系,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展现泉港担当作为。

产业提质增效

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9%,工业增加值增长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4.1%;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19.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锚定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泉港区从提升产业升级集聚效应、延展粮油食品链条、加快新产业培育、放大项目投资杠杆效应、联动要素支撑链条等方面谋篇布局,蓄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该区将推动石油化工千亿产业集群成势,重点跟踪服务联合石化芳烃及其下游产品、百宏化学尼龙66等“链主”企业项目尽快签约落地,加快推动国亨化学、天辰化学等重点企业达产达效;延伸拓展烯烃、芳烃和电子化学等石化产业链,精准引进百宏新材料油剂、泉昇电解液溶剂等高端精细化学品项目,促成百宏化学二期、凯美特过氧化氢等项目建成投产。

该区将塑造粮油食品百亿产业聚链成群,依托益海嘉里、福海粮油等龙头企业,提速鲜酵母、烘焙产业园、大米生产线扩建等项目建设,加快泉怡饮料、统一调味料等6个投资总额28.6亿元的签约食品项目落地动建。

该区将培育现代多元新兴产业串珠成链,引进北瑞化学原料药、一诺威聚氨酯材料等医药、高分子材料项目,推动国电三期等项目早日开工动建,加速光启原料药、瑞远香精香料等项目投产。积极谋划建设氢能产业高端装备智能制造项目,推动金宏气体等项目开工动建,打造省级氢能示范基地。

牵好项目“牛鼻子”,点燃经济“助推剂”。泉港将开展“项目提效年”活动,推进总投资1805.31亿元的280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280.42亿元以上,确保重点项目开工99个、竣工63个。实施“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专项行动,全力促成中交天和盾构机制造和配套建设等项目落户,全年签约项目投资额达800亿元以上。立足“1+6”片区规划,重点做好高铁商业综合体、惠屿岛旅游综合开发等项目招商。加快实施“绿色数字技改”专项行动,重点推动宇极含氟电子特气等12个、年度计划投资22.2亿元的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百宏化学、光启化学等5家企业数字化项目,引导钟山化工、佳化化学等龙头企业创建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打造数字化改造试点示范。

改革蓄势赋能

筑牢高质量发展支撑

随着更高效、更智能、更开放的改革举措不断落实,泉港区高质量发展迸发出新的活力。

营造更实更浓改革氛围。该区将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建立权责明确、运转高效的区镇(街道)两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深化国企改革,推进战略重组,实现国企精管、降本、增效。创新财政金融企业多方联动机制,开展“百名行长进万企”活动,带动银行、保险、证券、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多方协调解决企业融资需求。深化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发挥好民营经济监测联系点作用,力争完成民企对接投资总额100亿元以上,开工率达80%,投产率达30%。

营造更优更活创新生态。该区将壮大创新主体,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库,新增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储备入库高新技术企业40家,研发投入经费9亿元以上。探索全链条孵化体系,健全“揭榜挂帅”机制,打造石化园区中试基地,推动高新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申报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引进高纯半导体材料提纯、聚苯硫醚纤维改性等一批高端项目落地转化。持续实施“人才涌泉·智潮进港”专项行动,升级优化人才支持政策,力争新增省市高层次人才200人以上,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数250人。

营造更快更好开放环境。该区将提升港口能级,大力发展“临港经济”“陆港经济”,加快海铁、公铁等联运发展,支持肖厝公司拓展散改集货种和集装箱多式联运业务,加快肖厝5#6#泊位、宏华码头鲤鱼尾2#泊位项目顺利建设、实施。加快优品出海,引导蓝海博达、海轮、环球新材料等企业拓展自营出口,支持宇极等园区企业开拓东盟贸易市场,鼓励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海外仓建设,推动外贸出口额超44亿元。推动侨商回归,实施“聚侨引侨和泉商回归”专项工作,推动海外华侨华人寻亲谒祖、返乡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100万美元以上。

城乡融合发展

优化高质量发展环境

“城市规划、城市管护、乡村振兴、农民致富、打响‘寿乡品牌’……”2025年,围绕城乡融合发展这一主线,泉港区将开展一系列新实践。

在完善城市规划方面。该区将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数据库,打造全域全要素“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体系,推进东南部滨海区域、盐田片区编制工作,开展高铁片区、凤安片区控规修编,全面完善全区乡村地区“规划一张图”。

在加快城市更新方面。该区将深化“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实施城建项目120个、年度计划投资110亿元。继续推进G324线泉港段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海丝先行区泉港枢纽中心示范区建设,推动泉港科创小镇(岩山片区)项目进入实质开发阶段,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12万平方米。加快荷福园等口袋公园建设,推动锦绣公园、植物园适儿化改造。

在精细城市管护方面。该区将深入攻坚物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推广“大物业”管理模式,推动住宅小区业委会组建率、新成立住宅小区“红色业委会”占比均超90%。常态化开展创城创卫、“两违”巡查执法、经营性自建房挂牌巡检及隐患排查整改,建设全区大件垃圾处理中心。开展省级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创建,启动山腰水质净化中心项目建设、普安集控区管道重建工程。

在提振乡村振兴方面。该区将持续打造坝头溪流域千亩农田示范片,全区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达2.9万亩、1.1万吨以上。加快推进峰尾渔业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全力推动惠屿岛海上牧场三产融合项目落地投产,提升鲍鱼、海参等高值鱼类养殖。加快推进益海晨科现代化蛋鸡场、恒昂畜牧二期、牲畜定点屠宰加工厂等项目建设。持续开展乡村振兴“红色赋能”、农村建设品质提升行动,分步推进总投资40亿元的万家灯火工程,打造前黄精品福道省级样板工程、界山龙马溪田园风光市级示范区、峰尾五里海湾体育公园,提级改造农村公路18公里以上,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5个。建设运营区乡村振兴展示中心,推广镇级强村公司,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民生改善提升

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天地风霜尽,新程壮阔多。在新起航新发展中,泉港区将统筹民生发展与社会稳定,让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稳定就业形势。该区将聚焦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4050”人员、涉迁群众等重点群体,给予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等政策就业帮扶,开辟“集体劳动争议绿色通道”。

实施精准救助。该区将依托福建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建立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巩固提升全国“救急难”综合试点和省级社会救助改革试点,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政策,推动农村留守老人、低保特困老人、残疾人智能预警装置安装率达100%。

提升社会保障。该区将健全重点群体参保机制,积极开展“社保政策进万家”活动,实施“医保服务365”品牌创建活动,力争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保参保扩面率均超98%。健全普惠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实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优化提升养老服务设施。持续推进全国“两纲”示范区建设,精心打造儿童友好社区3个、儿童之家4个,完成“泉享托”示范项目建设任务,确保千人均托位达到4.6个。

实施强师优教。实行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规划,开展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基行动计划”,支持第二实验幼儿园学府园区争创市级示范园,积极推进泉港二中创建省一级达标学校,将福师大泉港实验中学打造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规划新建泉港一中岩山校区,推动泉港二中综合楼开工、泉港职教创业园二期改造投入使用,与北师大继续教育学院紧密对接,实施校长“三航”计划、教师“135成才”路径,持续提升校长管理、教师教学水平。

推进提质强医。持续创建国家级健康区,开展“医疗质量提升年”活动,加强胸痛、卒中、创伤等急诊急救中心建设,支持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认证,推进南埔卫生院县域次中心建设,打造精品中医馆,形成“一镇一特色”良好医疗格局。(港轩)

--> 2025-01-08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17355.html 1 泉港:冲刺“三城建设” 共绘发展新蓝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