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即开跑,抢抓“开门红”。日前,我市印发《关于实现2025年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推出七个方面35条措施,以良策实招和“真金白银”助力我市一季度经济运行实现稳中向好。
□融媒体记者 林书修 通讯员 肖秋思
深挖潜力提振消费
举办线上线下主题活动100场以上
实施促进“两节”消费专项行动。一季度,我市将开展2025年“国潮泉州”跨年消费季系列活动,举办线上线下主题活动100场以上。组织开展新春汽车消费补贴发放活动,安排1000万元对个人消费者购买乘用车新车,按购车金额(购买发票金额)予以分档补贴,与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叠加。
持续拓展提升文旅消费。一季度策划开展系列文体旅专题话题营销,市县联动举办文体旅活动300多场,进一步带热春节文体旅市场。落实240小时过境免签文旅配套“十个一”工作措施,促进一批旅游场所支付便利化,全面做热入境游。
提速消费品以旧换新。争取更多我市特色优势产品纳入国家、省补贴范围,促进“两新”带“两优”;优化政策设计、补贴程序、兑付方式,扩大政策受益面,推动资金加速直达企业和消费者。
快速启动“项目提效年”活动
力争新开工重点项目100个以上
投资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措施》提出,将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一季度,我市将聚焦效益、效率、效能,快速启动“项目提效年”活动。持续开展项目攻坚,强化重大项目支撑,推动一季度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00亿元以上,力争新开工重点项目100个以上。聚焦“两重”建设等资金投向,滚动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力争一季度储备项目总投资超2000亿元。
抢抓招商开局提档增速。实施“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2025年专项行动,抢抓春节、元宵等“黄金期”,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招商、安商、亲商活动。一季度举办“招商大使聚泉城,蓄势谋远启新章”招商大使引荐(投资)项目签约活动,组织签约项目45个以上,总投资额500亿元以上。
加力实施设备更新。力争一季度20个设备更新项目投资完成率达50%以上。
加快海洋经济项目建设。推动2024世界航海装备大会签约项目加快落地,力争一季度开工项目5个,完成投资超2亿元。加快推进深海装备项目建设,建成闽投惠安养殖平台。
多措并举释放住房需求潜力。鼓励各县(市、区)出台购房补贴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居民住房“以小换大”“以远换近”“以旧换新”。逐步推出改善型、低密度、好配套的高品质商品住宅,推动建设一批改善型“好房子”。
全力稳定工业增长
组织实施工业投资项目600个以上
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措施》鼓励企业增产增效。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等规定、2025年一季度工业用电同比增长6%及以上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在省级政策奖励基础上,给予企业主体叠加支持。单家企业省、市两级叠加奖励最高不超过80万元。
实行阶段性用气价格优惠。自2024年12月26日起至2025年3月25日,对日均用气量达到1000方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天然气用户,在现行价格基础上给予优惠0.1元/方;若优惠对象为2023年12月26日之前已通气的用户,其符合条件的当月超过上一年同期用气量的部分,额外再给予优惠0.1元/方。
支持企业入规升级。对纳入省工业企业供需对接平台“小升规”培育库的新投产纳统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下转规上工业企业,省级财政给予每家最高5万元一次性奖励。
助力企业拓展市场。落实省级有关措施,对2025年各地工信部门牵头举办(含承办)的工业产品开拓市场活动,原则上按当地财政补助资金的50%给予奖励,每场活动最高奖励100万元。其中,对一季度举办的开拓市场活动按70%给予奖励,每场活动最高奖励100万元。
加强挂钩走访服务。“两节”期间重点走访市级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宣传解读各级惠企政策,协调解决企业生产存在的困难问题,引导鼓励企业稳住工人、稳定生产。
扩大工业项目投资。用好“技改贷”市级配套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省重点技改项目,市级财政在省级贴息2%的基础上再给予1%的贴息支持;对列入技术创新基金“白名单”的企业,给予2%的固定优惠利率支持。力争一季度组织实施工业投资项目600个以上。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