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林海音笔下的春节,是充满童趣与活力的。那么,泉州的春节对我来说,是带着迷人烟火气的。
小时候一到年兜,我就要去古城的外婆家小住几天。一走进贴着大红春联的老厝,定能瞧见外婆忙着做菜的身影。外婆过年总要做各种美味的炸物,比如炸春卷、炸醋肉、炸菜粿、炸枣等。我经常像一条小尾巴跟在她身后,眼睛紧紧盯着油锅。见我馋得挪不开步子,外婆一边嗔怪我是“小馋猫”,一边夹刚出锅的炸物递过来,还不忘提醒说:“慢点吃,小心烫。”我每次都把外婆的话当成耳旁风,立马把炸物放进口里,即使被烫得龇牙咧嘴,也直囔囔着还要尝。
挑花赏花是泉州人过年的一大乐事。即使老厝里已经养了不少漂亮的花卉,但是一到春节,外婆仍要再去花市逛逛。此时的花市比年前还要热闹,各种鲜花争奇斗艳,外婆最常挑中的是水仙和兰花,因为它们都有着万事如意、吉祥美好的寓意。儿时的我总紧跟着外婆,一边留意她怎么挑选花卉,一边期待着自己长大后能像她一样,成为一名“挑花高手”。
过去若是跟着外婆去乡下亲戚家拜年,还能遇到来村里搭台表演高甲戏的戏班子。演员们穿着华丽的戏服,画着独特的妆容,在台上唱念做打,演绎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台下的观众看得津津有味,人群中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喝彩声。虽然我那时年纪还小,听不懂戏文的内容,但仍被眼前热闹的景象深深吸引。
等到正月十五,泉州的过年气氛被推向高潮,我最期待的踩街活动也开始了。小时候我总被爸爸扛在肩上,通过这个“最佳视角”,我得以“越过”人群看到各种精彩表演。只见拍胸舞者们光着膀子,一边用力拍打着胸膛,一边跳着欢快的舞蹈,节奏感十足。而火鼎公婆以幽默诙谐的表演,引得观众哈哈大笑。再看青狮阵里的舞狮者们,则将狮子的威武与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时而跳跃,时而翻滚,一幕幕生动的表演,经常让我忍不住拍手欢呼,差点忘了得扶着爸爸的脖子才不会摔下来。
“闹”完元宵,泉州的年兜渐渐落下帷幕,但只要想起跟着外婆一起做炸物,去花市挑花,到乡下看高甲戏以及被爸爸扛在肩上看元宵节踩街表演的场景,我心里就觉得很幸福。我想这些与泉州年兜有关的记忆,是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都不会消失的。
(作者系泉州市第九中学初三年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