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2月07日

做花灯

□叶芷彤

(CFP 图)

每年正月初十刚过,奶奶就开始制作花灯了,这也是她从年轻时就养成的习惯。

奶奶做花灯的手艺很好,竹篾在她的手里总能轻巧地缠绕交织,一眨眼的工夫,一个兔子灯骨架便出现在眼前,线条流畅,结构稳固。当时正在上小学的我,有次瞧见奶奶做花灯,心痒难耐,于是鼓起勇气向她请教。看见我眼里的热切,奶奶微笑着点头答应,随后开始耐心地向我讲解做花灯的步骤。

奶奶先是拿出劈好的竹篾,将它们整齐地摆放在桌上,紧接着拿起纸捻仔细地将竹篾绑紧。我照着奶奶的样子进行尝试,但是一直掌握不好竹篾之间的距离,稍不留神,刚做好的骨架就散开了。几经波折,我终于做出一个歪歪扭扭的骨架,谁知满心欢喜地拿给奶奶看时,她却一脸严肃地说:“衣勿差寸,鞋勿差分。做花灯可不能马虎,骨架没扎结实,花灯就做不好。”听了奶奶的话,我立刻把那个“不合格”的骨架拆掉,重新开始制作。这一次,我更加专注,不仅仔细调整竹篾的间距,还反复计算比例。多次失败后,我总算做好一个完整的花灯骨架。

见我已经掌握一个关键步骤,奶奶又在桌上铺开一张宣纸,随即拿起毛笔,不紧不慢地将不同的颜料涂在纸上,使之形成漂亮的渐变色。待宣纸晾干后,奶奶开始教我如何把它均匀地贴在骨架上。这一步既要有耐心,还得细心,我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贴宣纸时出现皱褶或气泡。而后,我在奶奶的帮助下,又给贴好纸的灯笼粘上花边,再挂上丝穗,一个精致的小灯笼才算大功告成。

隔天晚上,我与奶奶一起提着亲手做的花灯出门逛街。走到布置着各式手工花灯的老街,奶奶一边赏灯,一边讲起自己年少学做花灯的趣事。她告诉我,在闽南地区,花灯象征着吉祥如意和团圆美满,做花灯也是人们表达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方式。奶奶还感慨道:“现在会做传统花灯的人越来越少了,很可惜。”我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花灯,心想我会好好学做花灯,把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后来每到春节,我都会跟着奶奶一起做花灯。奶奶的动作依旧娴熟,而我也愈发熟练,制作过程中,我精进了手艺,还收获了无数与奶奶相伴的温馨时光。而一盏盏花灯,不仅承载着我们祖孙俩的美好回忆,也见证着一个闽南传统技艺的传承。

(作者系晋江市侨声中学初三年学生)

--> 2025-02-07 □叶芷彤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20776.html 1 做花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