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春节,阿嬷便会带我去“乞龟”。听说今年的“米龟”个头创下历史新高,我更是迫不及待地想去瞧瞧这只巨型“米龟”。
一踏入天后宫,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热闹景象,到处人头攒动,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把整个庙宇装点得喜气洋洋。没走几步,在金黄色的帐篷下,我瞧见了一只被红纱布包裹着的巨型“米龟”。听阿嬷说这只“米龟”是用一万多袋“平安米”,一层一层垒砌而成,上面还用几条红布带巧妙地勾勒出龟壳的纹路。这只“米龟”两侧还摆着两条“水果龙”,它们是用菠萝、香蕉、蒜苗等蔬果组合而成,造型逗趣,令人拍手叫绝。
“摸龟头,起大楼;摸龟嘴,大富贵……”阿嬷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边牵着我随着人潮慢慢前行。走近“米龟”,我眼前一亮,心想这只“米龟”的个头果然比去年大了不少,忍不住小声嘀咕道:“米龟呀米龟,再这么胖下去,整个天后宫都要被你占满啦。”阿嬷一听这话,连忙说:“可不能这么讲,‘米龟’越大越好,这说明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幸福美满。”
我看着眼前的巨大“米龟”,忽然想起家里每年过年餐桌上都会出现的龟粿,转头问阿嬷说:“为什么咱们闽南人过年总离不开‘龟’呢?”阿嬷笑着解释说:“因为龟有吉祥和长寿的寓意,不管是把米堆成龟的形状,还是做成龟粿,都是大家表达新年期盼的方式。”我点点头,赶紧学着阿嬷的样子,伸手轻轻摸几下“米龟”的身子,并在心里默默许下自己的新年愿望。
其实,“乞龟”活动对闽南人来说,早已不仅是一个传统的年俗,它更像是一条看不见的线,把一家人的心紧紧拴在一起。每次“乞龟”的时候,大人们认真地祈福,小孩子跟着有样学样,大家看着又大又可爱的“米龟”,都觉得往后的日子肯定福气多多,幸福满满。我期待着今后每次过年,都能和家人一起来“乞龟”,可以继续把这个有趣的年俗传承下去。
(作者系泉州市新隅小学六年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