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2月10日

舞龙闹元宵

□黄仲远

年年花灯年年赏,似乎少了那么一点乡土味,我不由想起家乡依然保留的编糊纸龙闹元宵活动,别有一番乐趣。龙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图腾,元宵舞龙,有祈求丰收平安的吉祥寓意。在这充满温情与喜悦的时刻,舞龙,这一古老而又生动的传统艺术,成为节日里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村里,一条纸龙陪伴着我们度过了不知多少个元宵佳节,现在依然记忆深刻。那是一个多数姓氏杂居的偏远小山村,以姓黄为人数最多,其他陈、郑、姚、林、蓝是少数姓。黄姓人口共分6个小生产队,每队负责糊6只纸龙。纸龙用木板、竹篾搭架定型,然后糊上纸,贴上红色的龙纹剪纸,中间部位用毛笔沾墨水画并排的半圆当龙纹,最后在前后两端写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等祈福成语。

最复杂的是龙头、龙尾,要经过好几道手工艺。龙头上的眼睛最早是用手电筒代替,后来改为安装LED灯,更显得龙睛耀眼。村里的人们喜欢用纸龙来闹元宵,都说自己亲手制作的龙更为接地气,更有闹元宵的味道!

一到元宵夜,每个生产小队的人负责把编糊的纸龙统一扛到一个比较宽敞的地方汇合,再加上统领的龙头和收尾的龙尾,拼接成一条共38节的龙,同时还在每一节里边点上蜡烛(蜡烛放在铝合金制成的塞子里),夜里整条龙显得更加活灵活现,舞龙的村民也是个个兴高采烈、喜气洋洋,演绎着龙腾盛世。好多孩子老人们围观着,面带微笑,兴奋地指指点点,沉浸在这份难得的欢乐之中。他们都被这壮观的场面深深地吸引,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将节日的氛围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元宵节,乡村锣鼓喧天,欢声笑语,格外热闹,舞龙活动当属重头戏,龙先上半山,到亭中,再下山到尾桥……伴随着铿锵有力的节奏,一条长达数十米的巨龙缓缓步入人们的视野,龙头高昂,龙尾摇摆,每一次翻滚,每一次跳跃,每一次欢呼……都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圈龙是舞龙过程中比较有挑战性的过程,既考验举龙头的人,又要讲究拔龙尾的,甩龙珠的技术十分关键,起到引龙作用,关系着龙能不能卷得好。散龙也十分有学问,弄得不好,会压到其他关节,由于龙节是用纸涂的,里面点蜡烛,弄得不好,会碰倒蜡烛,因而舞龙整个过程环环相扣,相互配合很重要。在舞动的过程中,人们不仅感受到了龙的威严与力量,更体会到了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内涵。

舞龙所过之处,人们蜂拥相迎,传递着幸福、开心……在元宵这个团圆的日子里,村民们通过舞龙祈求来年的平安与丰收,希望生活能如这舞动的巨龙一般,充满希望与力量。每当巨龙在漆黑的夜空中划过一道道绚丽的弧线时,村民们的心中更是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 2025-02-10 □黄仲远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21116.html 1 舞龙闹元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