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2月21日

从“GDP万亿”迈向“消费万亿”

□温文清

据本地媒体近日报道,2024年,泉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598.45亿元,同比增长5.2%,规模稳居全省首位、全国地级市第二位(仅次于苏州)。泉州已不仅是一座制造强市,更是拥有巨大潜力的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在产业基础、文旅经济、“以旧换新”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加持下,泉州消费总量不断攀升,为城市能级提升注入了新动力。

众所周知,泉州一直是一座消费力旺盛的城市,在提振消费、以消费引领发展上,近年来,泉州可谓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经济稳步增长,有力提升消费力。据权威报道,2024年泉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3094.8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增速居全国27个GDP超万亿城市之首。产业基础和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为泉州带来了活跃的本地消费力,同时,对周边地区也形成了巨大的虹吸效应。

文旅长火长红,为消费注入新血液。据最新统计,2024年,泉州全年游客接待量1亿多人次,首次破亿,游客旅游总花费1211.40亿元,增长20.8%。近年来,文旅热度不减,从网红到长红,泉州交出一份令人惊艳的城市答卷。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泉州文旅市场继续火爆,累计接待游客1011.59万人次,同比增长23.6%,旅游总花费100.96亿元,同比增长25.9%,还荣登“马蜂窝”《2025热度涨幅最快的年味儿小城TOP10》榜首。

钱袋子鼓了,老百姓更敢消费。一座城市的消费底气,最终来自广大的民众。数据显示,2024年,泉州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2214元,首次突破了5万元大关,在福建省九地市中稳居第二位,分别超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0900元和4357元。经济持续增长,百姓的钱袋子鼓了,人们就有更大的意愿去尝试新的消费。

“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消费成效显著。善用政策叠加力,也是泉州消费增长的一大特色。统计显示,2024年全市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及住宅装修以旧换新补贴累计核销超10.5亿元,带动销售超95亿元。其中,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补贴3.76万台,家电补贴22.4万台、家装类补贴51.9万件。全市参与商家超过2500家,晋江、南安、鲤城等地核销金额均超亿元。

在诸多因素的共同加持下,泉州再次在消费总额上稳居全省九地市之首。与此同时,泉州还在以一定的速度持续增长,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的新定位已经呼之欲出。

当前,经济增长的逻辑正在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上至国家层面,下至城市运营者,都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比如,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等。在着力扩大内需的大背景下,泉州亟需把培育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作为除制造经济、文旅经济之外,提升城市能级的又一抓手。实际上,这也正是泉州新的城市优势。

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标大城市和先进城市。据了解,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和重庆已率先获批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截至2024年,上海、重庆、北京、广州、深圳、成都、苏州居城市消费前七强,社会消费总额均超过1万亿元,是七大消费“万亿之城”。相比之下,泉州仍有不小的差距。

在对比中找差距,从差距中找动力。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向“万亿消费之城”看齐,关键就在于吸引外来游客消费和留住本地居民消费的能力。为此,围绕自身的定位和特点,我们须转变发展方式,做大做强制造业和文旅业,提升外来和本地消费能力,特别是以消费引领产业走向良性发展,推动国际化、高端化、品牌化、数字化,形成闭环式大循环,从而提升城市能级,维系长火长红。

--> 2025-02-21 □温文清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22859.html 1 从“GDP万亿”迈向“消费万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