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福田区政务大厅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新同事”——70名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数智员工。这些“AI公务员”不领工资、不交社保、不会摸鱼,却以高效、精准的工作能力,迅速在公务员圈和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2月18日扬子晚报)
不得不说,“AI公务员”展现的“超能力”确实亮眼: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安全生产演练脚本生成效率提升百倍、民情周报日报实现初稿一键生成、跨部门任务分派耗时缩短80%……种种迹象显示,政务服务工作要迎来颠覆性变革。有网友调侃,这帮AI打工人正把福田区的“铁饭碗”敲得叮当响。
产生职业危机感并不是坏事,但过于担忧大可不必。一方面,AI技术的应用确实会对某些传统岗位产生影响,但也会催生出新的职业和就业机会。例如,AI技术的研发、应用和维护等都需要专业的人才来支持。另一方面,AI的应用也会促使人类转向更高价值的工作岗位,如政策制定、决策支持等。
换言之,“AI公务员”的超高效率背后,是数字技术将基层公务员从重复性劳动的泥沼中托举而出,让“人”的价值回归到更具创造性的公共决策、社会协调等核心领域。问题的关键不在于“AI抢饭碗”,而在于人类如何重新定义自身价值。
当然,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也带来了数据泄露、隐私侵犯等潜在风险。因此,在推进政务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确保个人信息和公共数据的安全。此外,还需加强对AI技术的监管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技术伦理问题。
医院发现过期药
药品不能“灯下黑”
□木须虫(公务员)
近日,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接到群众举报,反映仁济医院存有过期药品的问题。卫生、市场执法人员立即前往该院进行调查核实。经现场核查,该院二楼输液治疗室急救推车中存放有过期药品,执法人员对过期药品进行了现场扣押。(2月18日中国新闻网)
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神圣之地,理应是药品安全最可靠的场所。西安这家医院出现过期药品,令人震惊。但是,这并不是孤例,国家药监局最新数据显示,近三年查处的医疗机构药品过期案件年均增长17.6%,显然,它打破医院药品“必然安全”的信任,暴露出医院药品安全“灯下黑”的尴尬。一方面,医院在药品管理上存在漏洞,缺乏严格的药品储存、使用和定期检查制度。另一方面,部分监管人员失职、渎职,未能切实履行监管职责。更有甚者,可能涉及权力寻租等腐败问题,使不合格的药品在院内流通。
防止医院药品过期,应倒逼医院实现药品精细化管理,改变采购、贮存和使用混乱无序的局面成为关键,应引入数据化分析,辅助药品精准采购,量需而进,避免囤积失效;加强药品存贮管理技能革新,实现过期药品的精确识别与控制。例如,上海市推行“智慧药柜”系统,通过在每支药品植入RFID芯片,实现效期数据实时同步云端;浙江部分医院引入区块链技术,构建从药企到患者全程溯源体系,年度报损率下降73%。
除此之外,监管部门需加大对医院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医院的药品安全进行常态化检查和定期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严肃处理,有效堵塞监管漏洞,保障药品安全。
给学生书包“减负”
学校必须动真格
□魏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你的书包重2公斤,恭喜你,没超重!”开学第一天,湖北武汉一所小学开展书包重量抽检。该校副校长介绍,“之所以大张旗鼓抽检,主要是表明我们为孩子们减负的决心。”(2月18日工人日报)
早在多年前,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小学生书包卫生要求》中就明确提出,学生背负的书包重量不应超过体重的10%。但事实上,学生书包“超重”不是个例,而是一种普遍现象。
学生书包“超重”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除了学科多、课本多、教辅多,以及文具重、水杯重之外,主因就是学业负担过重。以作业为例,根据规定,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但这样的“作业令”大概率就是“一纸空令”,因为很少有学校能够遵守此项规定。为何呢?因为学校也好,老师也罢,都受教学质量、考试成绩、升学率等多个“指挥棒”的指使,不可能让孩子的学业真正轻松起来。
解决学生书包“超重”问题,需切实从学业“减负”入手。一方面,学校要严格落实“双减”政策,控制学生的作业量,老师要精选作业,切忌“题海战术”。另一方面,教育部门不妨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学生抽查,以了解学校的作业布置情况,对落实“双减”政策不力的学校进行督导改正。
不少学校为了给学生的书包“减重”也推出了一些好做法,比如,严控作业总量,倡导轻松袋、透明书包;不带书包回家,让书包在学校里过夜;设立“无作业日”等,这些创新之举无疑值得借鉴推广。
本版诚挚欢迎读者来稿,来稿邮箱为:qzwbp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