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发展推进等六大专项行动,并提出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
新型储能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随着风电、光伏装机规模不断扩大,新型储能可以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稳定的问题。业内人士认为,《行动方案》旨在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等增长引擎,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政策引领和行业参与者共同推进下,我国储能产业有望不断提升供给质量。
当前我国风、光、储结合的发电价格约在0.3元/kWh左右,已显著低于煤电的发电成本,在光储平价趋势下储能的经济性凸显,工商业、离网、并网储能需求保持较高增长。
《行动方案》提出,鼓励发展多元化新型储能本体技术,加快锂电池等成熟技术迭代升级,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
具体来看,面向新型储能应用需求,加快长寿命高容量先进活性材料技术、高效补锂技术攻关,发展高附加值辅材产品,重点布局大容量高安全储能电池、高功率电池、全生命周期高能效电池、储能用固态电池、全气候低衰减长寿命电池、高一致性电池系统等先进储能型锂电池产品。
这一政策导向将促使锂电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锂电池技术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寿命等方面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将鼓励企业积极探索新型储能技术,为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国海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光储经济性驱动能源转型,降本激发缺电市场刚性需求爆发,看好全球能源新时代背景下,储能各场景需求加速。同时,关注数据中心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转型过程中衍生出的投资机遇,储能主要配合新能源接入或用作部分备用电源,有望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当前,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新能源行业迎来快速发展。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548.4GWh,累计同比增长41.5%。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将带动锂电池产业的高速增长。 (钟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