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金鸡独立”的画面,令南安举重小伙李发彬一战成名。三年后的巴黎奥运会,他再度圆梦,蝉联举重男子61公斤级冠军,并担任闭幕仪式上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成为泉州首个奥运旗手。
二十载圆梦路上,李发彬的成功并非偶然。“敢为人先、爱拼敢赢”的泉州基因在血脉中潺潺流淌,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闪耀竞技场。
时间回拨到2002年,年仅9岁的李发彬被举重教练选中,孤身一人踏上举重之路。在省体校内,教练为他设计一套系统而健全的训练方式,极大激发他的潜能。看似枯燥乏味的训练,磨砺着李发彬的心志,凭借吃苦耐劳的品格和不服输的劲头,他稳扎稳打,一步步崭露头角。2011年,李发彬获得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冠军。
一路走来,李发彬的奥运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12年,他在国内奥运选拔赛中获得第三名,无缘2012年伦敦奥运会;几年后又与里约奥运会失之交臂。秉持闽南人爱拼才会赢、不服输不言败的精神,李发彬始终初心不改,在长时间与伤病和精神磨难共处的日子里,他在厚积薄发中迎来蜕变。“我的父母亲是闽南朴实的菜农,从小他们就教会我,踏踏实实、勤奋肯干,就一定有好的收获。”正如父母所言,2021年,李发彬在东京奥运会拿下举重男子61公斤级冠军,三年后又以绝对优势成功卫冕,成就了在该级别的“不动如山”。
去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要向着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目标不断迈进。今年,泉州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心系家乡的李发彬作为新委员亮相,为家乡体育事业建言献策。
接受媒体采访时,李发彬坦言自己不想“躺平”,将向洛杉矶奥运会发起冲击。从南安农村家庭孤身启程,到奥运赛场上二度折桂,再到加入泉州政协大家庭……时光流转间,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个农村少年积20余年光阴走过的冠军之路。本次分享中,让我们一起聆听“咱厝”奥运冠军李发彬是如何爱拼敢赢,举铁成金,创造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