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2月27日

不负好春光 春收备耕忙

永春一农场使用轨道运输车运输蔬菜 (受访者供图)

在安溪龙门镇桂窑村,村民在采收茭白。(受访者供图)

南安一农场实行机械化育秧 (杨泳红 摄)

高山上轨道“小火车”穿梭不息,大棚里育秧流水线高效运转,茭白田中人工采收正忙……春回大地,农事渐起。人勤地生宝,连日来,我市多地农户抢抓农时忙春收和备耕,不负好春光,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人勤、机鸣的繁忙景象。 □融媒体记者 杨泳红 张雯 张晓玲 郭芳蓉

永春 高山“神器”助运输 请来巧匠传技术

近日,记者来到永春县呈祥有机公社,放眼望去一派生机勃勃:千亩梯田绿意盎然,各类蔬菜长势喜人,农户们在地里来回穿梭,有的忙着采摘新一茬青菜,有的手持微耕机翻土除草,抢抓农时育苗播种。

梯田间,一台灵活转弯爬坡的现代化农机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我们的运输神器‘爬山虎’,可以在狭窄陡峭的山路上来去自如。”正在作业的农户告诉记者,过去他们只能用肩挑背扛的方式把种子、肥料一点点运到山上,有了“爬山虎”后一次能运送约2000斤,大大提高了农资运送效率。

另一边,一筐筐新鲜采收下来的青菜正通过轨道车运送到仓库里,过程极度“丝滑”。据呈祥有机公社负责人黄明林介绍,这款轨道车主要用于坡度较缓区域的蔬菜和肥料运送,目前已建成7条轨道,共计约3000米。“轨道车帮农户节省了大量人力和时间,大家都亲切地把它称为‘小火车’。”

相较于平原农业的大机械化生产,高山种植更依赖传统的人工耕作,呈祥有机公社也不例外。“我们机械化与人工的比例大致为‘二八开’。”黄明林介绍道,为了进一步促进当地农户技术的提升,公社引进了20对来自江西和湖南的夫妻来到农场工作,未来还计划引进广西的“夫妻档”。“他们都是专业的师傅,自己在农场开展耕作的同时,还可以向当地农户传播专业技术。”

南安 机器育秧效率高 节省成本保质量

走进南安市水头镇顺和家庭农场的基地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机械化的育秧流水线。工人们将一个个育秧盘放在传送带上,然后将育秧基质倒入机器,机器便自动完成铺底土、浇水、播种、覆土等环节。很快,一盘盘整齐划一的秧盘便制作完成,工人随后将其小心地放到一边。在基地一侧还可看到,多盘育好的秧苗已经发芽。

“现在采用机器育秧效率高很多了!”该农场负责人吕锦全向记者介绍,这台机器每小时可制作秧盘800盘以上。此次计划育秧400斤左右的稻种,若按人工育秧的方式需要一整天的时间,现在只需一个多小时即可完成,而且育的秧苗质量好,出苗率高,还能节省许多人力成本。他的农场还引进了3套立体式秧床,可以大幅缩短育秧时间,方便管护,节省劳动力。吕锦全还表示,近年来得益于引进无人插秧机、无人机、大棚温度监控等科技设备,他的农场实现了秧苗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高了秧苗质量和生产效率。

“接下来要铆足劲生产,不负好春光!”吕锦全表示,此次育秧从一周前就开始,分多批进行,计划育秧一万多盘,持续到月底结束。除了为客户育秧,今年他还承包了周边3000多亩地来种植水稻,计划3月下旬开始插秧。

安溪 茭白采收正当时 日摘日销市场宽

眼下正是茭白采摘的好时节。走进安溪县龙门镇桂窑村,只见一丛丛嫩绿的茭白叶挺立水田中随风摇曳,长势喜人。村民们穿着防水鞋、戴着手套穿梭在水田间,动作熟练地将一个个鲜嫩肥硕的茭白收割下来。

“我们种了100多亩茭白,是从浙江引进的新品种,成熟早、上市快。”种植户叶进元介绍,茭白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他一年种植两到三次,现在采收的是去年12月2日种下的茭白,今年2月2日开始采收,可以持续采摘到5月份。

“现阶段的采收量还不大,差不多每隔三四天采收一次,一天的采收量在几百到上千斤不等。”叶进元预计,再过一个月,将迎来茭白采摘的高峰期,届时每天的采收量能达到一万多斤,需要三四十人同时采收。

记者看到,刚采收上岸的茭白被一一搬运、清理、打包,很快就被收购商全部收走。“今年价格不错,平均一斤4元左右,行情好时能卖到6、7元。”叶进元说,本地茭白上市早、品质好,销路完全不愁,只要在家等着,商贩就会上门收购,当天采收当天就能卖完。据他介绍,这些茭白主要销往泉州、厦门,以及浙江、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省外城市,部分还出口到国际市场。

记者从泉州市农业农村局处了解到,为确保春耕生产顺利开展,泉州统筹开展备种制种、技术培训、物资储备等工作。全市目前已完成秋冬种旱粮面积14.56万亩、油菜9722亩,储备种子284.3吨,其中杂交稻224.3吨、常规水稻60吨,可供播种面积31.38万亩。技术培训方面,加强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指导农户做好春耕机具保养、调试和检修工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多批次多人次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做好低温防冻、春耕备耕等工作。同时抓好春耕物资储备,加强肥料、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调剂,保障春耕生产农资供应。接下来,泉州市农业农村局还将加强对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农资市场监控,做好调度储备,确保完成全市29.6万亩的早稻播种任务。

--> 2025-02-27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23776.html 1 不负好春光 春收备耕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