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公布全省园区标准化建设评价结果。在参评的全省63个开展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园区中,晋江经济开发区位列“一类园区”考评首位并被授予“福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24—2027)”称号。
过去一年来,晋江高效推进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工作,围绕建设提速、招商提效、园区提质、生态提级、管理提能等环节,着力推动空间承载能力明显增强、产业集聚水平明显提升、运行质量效益明显改善,走出一条“策划建设一体推进、民企国企双轮驱动、连片单宗统筹并进、‘三生’条件有机融合”的晋江特色园区高质量发展道路,越来越多“土地存量”变成“发展增量”,实现“寸土”生“寸金”。
截至目前,晋江共策划实施208个园区标准化建设项目,累计新增建成产业空间690万平方米,签约入驻企业523家,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入园率提升至60%,在园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占比提升至71%。
创新重构空间
注入建设“澎湃动能”
去年,晋江华宝智能产业园通过办理产权分割的方式,吸引华增鞋业、开瑞鞋材等9家企业签约入驻,为园区产业集聚注入新动能。
晋江以政策引领释放红利,出台《进一步支持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若干措施》,支持优质企业有条件进行分割登记,推进园区项目建设提速、运营提效;出台工业园区标准化项目建设施工管理指导意见,在验收节点监督检查联络员执行AB角制度,创新推出“分栋分期验收”服务,为11个园区标准化建设项目办理竣备审批事项。
为推动园区改造提速,去年以来,晋江创新推行“国企建设+运营”“民营企业+专业运营商”“政府主导规划+企业联合改造+村集体参与”“国企主导+协会参与”“政府主导规划+国企投资+民企改造”等改造模式,构筑形成“主体多元化、建设多样化、收益共享化”的新发展格局,助力园区建设规模与质量“双提升”。据统计,去年晋江累计完成投资215亿元,新增产业空间超300万平方米。
深化对接撮合
激活招商“加速引擎”
过去一年,晋江园区办累计开展招商活动23次,吸引超310家企业集聚入园。
在这背后,是晋江坚持“每月一场一园区”,小切口、高频次、多模式的精准招商:场景吸引,通过开放园区生产、生活场景,让入驻“意向”变“定向”;定制接引,推行“前置招商+定制建设”模式,邀请商会、协会前置参与在库园区项目前期,增强园区对特定产业吸引力;商会牵引,编制园区招商手册,紧密联动协会,通过内聚外引精准开展招商推介,赴北京、福州、西安等地开展推介,吸引超450家企业对接交流;基金招引,设立专精创投基金,组织前海母、凯辉等基金“朋友圈”伙伴企业走进园区、搭建投资平台,促成一批新赛道项目集聚入园。
为配强园区项目招商力量,晋江构建“招商引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打造一支高效、专注的招商“尖兵”,实现招商活动多样多开、信息紧跟紧盯、服务用心用力,推动项目快落地、快运营、快见效。
加强多元保障
打赢达效“攻坚之战”
吸引189个新赛道企业、36家科技型企业、51家强链补链企业入园,亩均税收从5万元提高到25万元,实现“寸土”生“寸金”……去年以来,晋江在开展园区标准化建设中,建立“双协议”“双审查”机制,精选业态、严把准入,通过建设用地全流程监管、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推动“优质精扶、低质倒逼”。
面对园区企业对优质审批服务的需求,晋江推行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模式,将环评、能评、施工许可等多项审批事项集中整合到“单一窗口”受理,平均节省工规手续2个月。
聚焦项目竣备所需的用电、用气等要素,晋江全面梳理全市194个园区标准化建设项目,建立审批服务台账,践行“服务企业零距离、服务项目零收费”的“双零”服务,以“服务专班”形式靠前服务,全程跟踪、专题调度解决企业用地用能等各类难题,提速企业落地投产步伐。去年晋江园区办累计召开调度会13场,协调解决园区事项72个。
为帮助园区企业更好地开拓市场,晋江积极嫁接国内高端创新资源,组织技术专家、研发成果进园区,开展公益诊断、专题培训、技术对接超100场次,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超200个,赋能入园企业变革升级。其中,晋江利用首届科洽会,组织超100家入园企业参会对接,并邀请参展科研机构走进园区,促成24家入园企业达成产研合作意向。
下一步,晋江将积极贯彻落实鼓励企业入园进区政策措施,修订出台降租金、补设备、建平台等设备更新进园区的支持措施,支持产业发展的各类财政性资金优先支持园区内企业和项目,吸引带动一批园区外企业出村入园、退城入园,助力入园企业加速转产达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提升运营品质
构建优质“产业生态”
“当下,我们正从单纯提供厂房,向构建产业生态转型。”晋江园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聚焦园区重点产业需求,晋江引进港理大晋江技术创新研究院、咸阳陶瓷研究院12个高能级科研平台、落地华为、北理数智等5家数智服务平台,实现主导产业科研平台全覆盖,全生命周期强化企业生产服务。
过去一年,晋江坚持“产城人”融合理念,围绕产业链条化、功能复合化、园区社群化、空间柔性化,完善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构建高品质产业社区,提升园区生态品质,累计策划“3+2+1”配套项目88个,其中食住行项目47个、教育医疗项目28个、文体娱乐项目13个。企业入驻园区后,实现从“产城分离”到“下楼即生活”的转变,有力提升了企业在招工时的吸引力。
针对企业融资需求,晋江建立园区伙伴银行机制,提供“整园授信”服务,量身定制厂房购买贷、设备贷、成长贷、科技贷等金融服务产品,保障企业资金需求。
为创新打造“智慧园区”,晋江以国企主导园区项目试点先行,积极对接电信运营商、华为鸿蒙等技术资源进行园区布局建设。比如,芯制造产业园携手华为中心,运用“云大物智”数字信息技术,构建智慧运营中心,推出产业招商、综合安防、设施管理、智慧能效、公共服务等业务应用,赋能园区提质增效;上线运营亩均效益评价平台,发挥平台数据效应,面向入园企业建立分级评价机制,全面提升园区亩均产出效益。
下一步,晋江将持续完善园区产业生态,大力支持引入法律、人才、税务、金融等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完善吃住行、教育医疗、文体娱乐等生活配套,建设一批商务特色项目和休闲服务设施,整合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园区配套,实现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推动产业园区向产业社区转型。 (融媒体记者丁荣汉 通讯员林晓燕 蔡明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