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1月,泉州机械装备实现规模以上增加值同比增长14.5%,连续多年呈现稳中上升增长态势。泉州机械装备产业作为泉州九大千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之一,近年来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泉州的机械装备企业今年又该如何发力?2月26日,一场由泉州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主办,洛江区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泉州工程机械行业协会协办的机械装备行业企业新春座谈会成功举办,邀请了30位行业企业家代表共聚一堂,面对面听心声,心贴心话发展。□融媒体记者 魏晓芳 通讯员 谢锦阳 文/图
“内卷”“出海”“人才”是热门话题
从企业成长的“酸甜苦辣”到行业发展的共同难题,从企业增资扩产到行业未来展望……座谈会上氛围轻松,企业家们畅所欲言,围绕机械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发出企业家最真实的声音。
“卷,是危机,亦是转机。”泉州劲工机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华山认为,面对当下“内卷”的市场环境,小企业更要主动求变,积极寻求自己的突破之道,以独特的差异优势赢得市场。近年来,瞄准个性化定制领域,劲工机械通过“量身定制”个性化产品,成功开拓出新的市场。在福建铁拓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岱乐看来,行业的“卷”也倒逼企业不断寻求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这是市场优胜劣汰的过程,创新能力、产品品质、服务水平等方面跟不上的企业会遭市场淘汰。
在如今的市场形势下,“出海”成为泉州机械装备行业企业讨论的热门话题。“我们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布局相对较早,如今产品已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高岱乐表示。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劲工机械也加入了“出海”的队伍。反观企业近年来的稳步发展,曾华山建议企业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出海’是今年我们想要迈出的重要一步。”晋江盛工机械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尤阿莲介绍,期待今后能有更多政策和服务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技术人才短缺则是这一行业面临的普遍难题。“招工难,特别是招技术工人。”福建烟草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水泉说,技术工人的短缺直接影响了企业产能的提升,建议有关部门畅通校企对接渠道,将企业急需的技术人才信息反馈给学校,为企业输送一批技术人才。
“创新”“市场”“服务”是破局之道
“海外市场依然是当前主流,今年以来,挖掘机、装载机等多个品类均实现出口销量正增长。”座谈会上,泉州工程机械行业协会秘书长吕华元分析了当前工程机械行业的市场情况。他认为,“创新”“市场”“服务”是行业企业发展的破局之道。
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产品创新。他建议企业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AI等技术,推动工程机械设备向数智化发展。同时,也要加大对电动设备的研发投入,这符合未来市场的需求。
市场的布局也是关键一环。“企业要利用共建‘一带一路’契机,加强海外市场布局,通过设立海外生产基地等方式,提升国际市场份额。”吕华元表示,今年协会将组织企业赴俄罗斯、德国、非洲等国家进行考察和参展观展,助推企业开拓市场。
此外,做好服务的转型同样重要。企业一方面可以根据客户的特定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和服务,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企业要强化售后服务,提供及时、高效的技术支持和维修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在近3个小时的交流中,市企联工作人员认真聆听参会企业家的意见建议,并主动问需于企、问计于企。“会后我们将全面梳理企业家们的诉求和建议,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助力机械装备行业稳步发展。”市企联会长林伯前表示,市企联将持之以恒引领广大会员企业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勇于向高而攀、向新而行,推动泉州民营经济走向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