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3月04日

三兄妹推着98岁老父亲爬山欣赏家乡新貌

轮椅上的风景 绿道上的孝心

父慈子孝一家亲

兄弟俩用行动践行孝道

近日,在安溪凤山绿道上,98岁的父亲黄金枋坐在轮椅上,71岁的黄光辉和66岁的弟弟黄永辉一个在前面用绳子拉,一个在后面用力推,只为实现老父亲上山看看家乡新貌的愿望。遇到障碍物,兄弟俩便合力抬起轮椅,62岁的妹妹黄丽卿则在旁协助、记录下这些美好的瞬间。

凤山公园、弥勒广场、沼涛图书馆、纪念碑……他们沿着蜿蜒的绿道,穿越葱郁的公园,全程历时6个多小时,走了2万多步,一路将爱意传递,美景尽收。沿途不少游客投来敬佩的目光,有的默默让出道路,有的主动上前帮忙,整条绿道满是温情。

□融媒体记者 张晓玲 邱丰/文

受访者/供图

出钱出力帮助上学娃

黄金枋来自安溪县参内镇镇东村,年轻时在蓬莱镇供销社工作。他勤恳上进,工作之余还想着为家乡发展出份力。镇东村地处安溪县东部山区,溪流纵横,当时去镇东小学的路上有一条小溪,学生上学不便也不安全,尤其是雨季。他便发动乡亲出钱出力,为孩子们修桥。

那时,黄金枋工资不高,一个月仅有几块钱,还要养活一家6口人。为了筹措建桥经费,连续两年放假他都在单位加班,攒了30块钱全部捐出。他还发动乡贤捐款100元,村民们也出工出力,最终为孩子们建起上学的石桥,命名为“美安桥”。

天有不测风云。1976年,安溪遭遇一场强劲的龙卷风,正在供销社肥料仓库工作的黄金枋不幸被倒塌的房屋压住,大腿骨瞬间被压断。受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术后长时间卧床导致他落下了关节强直的后遗症,膝关节和踝关节无法活动,行动只能依靠轮椅。

1979年,他“因公致残”退休。“爸爸很坚强,虽然经历了这么多,从来没见他掉过一滴眼泪,”黄丽卿说,父亲积极就医,每天还在轮椅上锻炼,伸展筋骨。一开始,他尝试用两根拐杖行走,虽然每一步都艰难无比,但他坚持每天走四五公里,后来脚力逐渐增强,拐杖由两根变为一根,直至可以丢掉拐杖慢慢行走。

关心家乡收获“最美好的一天”

2024年,黄金枋不慎跌倒,他重新拄起了拐杖,出门的次数变得越来越少,只能通过电视了解家乡变化。今年元宵节,他得知县里建成了一条凤山绿道,便渴望亲自上山看看家乡的新面貌。得知父亲的心愿后,黄丽卿决定,无论多么困难,也要帮父亲实现。

“当天天气比较好,两个哥哥正好从南京和福州回来,一家人难得聚齐,我们当即决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出游。”黄丽卿说,上午11时许,吃过午饭、带上装备和点心,她和两个哥哥便推着父亲来到凤山公园入口,开启了这场特别的旅程。

“凤山绿道没有专门的残疾人通道,一路不少上下坡和蜿蜒路段,对我们来说挑战不小。”黄丽卿说,尽管汗水浸湿了衣衫,但两个哥哥脸上始终挂着笑容。“难得出来一趟,只要爸爸高兴,这点辛苦不算什么。”黄光辉说。

“这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回忆起这些,黄金枋眼里满满都是感动,他说,没想到自己这么大年纪还有机会上山游览、俯瞰家乡全貌,“孩子们陪着我,看到了这么美的风景,往后的日子我更得好好珍惜”。

积极乐观一次次站起来

尽管已近百岁高龄,黄金枋依旧精神矍铄、思路清晰。“父亲这一生经历不少风风雨雨,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始终坚强面对。”黄丽卿说,去年父亲摔倒后躺在床上连翻身都艰难,但他仍充分利用身边条件坚持锻炼。“他如今还无法长时间离开轮椅,但已经能拄着拐杖在家中缓慢练习行走。”黄丽卿说,或许是这种不服输的心态让父亲一次次站起来。

“父亲生活十分有规律,上午进行康复锻炼,下午读书写字,晚上和人讲故事。”在黄丽卿看来,父亲堪称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早年因家境贫寒,父亲仅接受过小学教育,但他对医学类书籍兴趣浓厚,平时不仅反复研读,还喜欢大量抄录分析。父亲注重养生、讲究饮食营养均衡,还自学人体穴位知识,经常给自己的手脚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黄金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求知精神影响着后辈,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儿孙们个个事业有成、孝顺懂事,一家四代同堂演绎着温馨和睦的家庭佳话。

--> 2025-03-04 三兄妹推着98岁老父亲爬山欣赏家乡新貌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24499.html 1 轮椅上的风景 绿道上的孝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