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央视
谈元首外交
2025年将迎新的高光时刻
王毅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元首外交是中国外交的最高形式,成果丰硕,一幕幕精彩的画面历历在目。
王毅表示,2025年对中国和世界都是一个重要年份,元首外交将迎来新的高光时刻。就在上个月,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冬会开幕式,拉开了今年主场外交的序幕。我们还将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举行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习近平主席预定开展数起重要外访。元首外交将书写中国同世界双向奔赴、相互成就的新篇章。
谈中俄关系
双方已探索出一条“三不”相处之道
王毅表示,无论国际环境如何变化,中俄友好的历史逻辑不变、内生动力不减。双方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决定永久睦邻友好,开展全面战略协作,寻求互利合作共赢,因为这样最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时代发展进步的方向。中俄已经探索出一条“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相处之道。我们站在了新型大国关系的前列,也树立了相邻国家关系的典范。一个成熟、坚韧、稳定的中俄关系不会因一时一事而变,更不会受第三方的干扰,是动荡世界中的恒量,而不是地缘博弈里的变量。
王毅说,今年是二战胜利80周年,中俄双方将以共同纪念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为契机,弘扬正确二战史观,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谈中国外交
我们从不惹事、更不怕事
王毅表示,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确定性日益成为全球稀缺资源,各国尤其是大国做出何种抉择,将决定时代方向、影响世界格局。中国外交将坚定不移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我们将以中国的确定性稳住不确定的世界。
我们将做捍卫国家利益的坚定力量。中国人民有着自强不息的光荣传统,我们从不惹事、更不怕事。任何极限施压、威胁讹诈,都无法撼动14亿中国人民的众志成城,都不能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步伐。
我们将做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正义力量。继续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积极践行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同全球南方谱写团结自强的新篇章。我们将用事实证明,和平发展这条路是行稳致远的光明大道,也应当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我们将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进步力量。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为构建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凝聚更广泛共识。
我们将做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建设力量。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同各国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机遇,维护多边自由贸易体制,营造开放、包容、非歧视的国际合作环境,推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谈国际秩序
朋友应当是永远的,利益应当是共同的
王毅谈到国际秩序时表示,这个世界上有190多个国家,如果每个国家都强调本国优先,都迷信实力地位,那这个世界将倒退回丛林法则,小国、弱国将首当其冲,国际规则秩序将受到严重冲击。大国不能唯利是图,更不能恃强凌弱。朋友应当是永远的,利益应当是共同的。
谈乌克兰危机
谈判桌是冲突的终点、和平的起点
王毅在谈到乌克兰危机时表示,中方从危机爆发第一天开始就主张对话谈判,寻求政治解决,就在为和平奔走,为促谈而努力。中方欢迎并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同时也要看到,这场危机根源错综复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消融化解也非一日之功。但冲突无法有赢家,和平不会有输家,谈判桌是冲突的终点,也是和平的起点。各方立场虽然不尽一致,但是大家都希望达成一个公平、持久、有约束力并被各当事方所接受的和平协议,这是应当共同努力的目标。中方愿意根据当事方的意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最终化解危机、实现持久和平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
谈科技创新
哪吒闹海、一飞冲天
在谈到中美在科技领域的竞争时,王毅表示,这段时间中国的科技创新不断突破人们的想象。从当年的“两弹一星”到“神舟”、“嫦娥”,再到5G、量子计算、DeepSeek,一代代中国人的奋斗从未止步,中国的科技强国之路越走越宽。
当然,这条道路并非一片坦途,无论是航天科技,还是芯片制造,外部施加的无理打压从未停歇过。但哪里有封锁,哪里就有突围,哪里有打压,哪里就有创新,暴风雨最猛烈的地方恰恰是“哪吒闹海”“一飞冲天”的舞台。
中国有句古诗说得好,“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小院高墙”挡不住创新思维,“脱钩断链”最终将孤立自己。科学技术不应成为编织铁幕的工具,而应当是普惠共享的财富。我们愿意同更多的国家分享创新成果,同大家一起追逐星辰大海。
谈中美关系
相互尊重是重要前提
王毅谈中美关系时表示,相互尊重是中美关系的重要前提。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美国应该复盘一下从这些年的关税战、贸易战中得到了什么?贸易逆差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制造业的竞争力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通货膨胀是好转了还是恶化了?民众的生活是变好了还是变糟了?
谈上合组织
欢迎上合今年“回家”
王毅表示,今年是上合组织的“中国年”。上合组织诞生于中国,以上海命名,有特殊意义,很高兴能够迎接并且欢迎上合“回家”。
经过24年发展,上合组织已从6个成员扩大为26个国家的上合大家庭,构建起世界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合作组织。上合组织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关键在于始终弘扬上海精神,坚守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初心,走出了一条新型区域合作之路。
王毅还表示,今年秋天,中国将在天津主办上合组织峰会,届时上合国家领导人将齐聚海河之滨,总结成功经验,擘画发展蓝图,凝聚合作共识,让上合组织从中国再出发,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命运共同体。
谈全球治理
避免世界重回丛林法则
王毅表示,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事实证明,联合国经受了考验,发挥了作用。现在形势又发生了很大变化,单边主义抬头、强权政治泛滥,有的国家对联合国提出了质疑,但中方认为,矛盾越是复杂,越要突出联合国的重要地位,挑战越是紧迫,越要维护联合国的应有权威。
各国都希望避免世界重回丛林法则。为此,要筑牢主权平等的基石,承认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不能谁“胳膊粗”“拳头大”谁就说了算。要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反对少数国家垄断国际事务,全球南方的声音应该得到更多倾听,各国的正当权益应当得到充分保护。要恪守多边主义的理念,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包容协作取代集团对抗,以“大团结”破除“小圈子”。要加强国际法治的权威,大国尤其要带头讲诚信、讲法治,反对双重标准和选择性适用,更不应欺行霸市、巧取豪夺。
王毅说,中国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缔造者和受益者,当然也是这一秩序的维护者和建设者。我们无意另起炉灶,也不支持任何国家推倒重来。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方意识到自己承担的国际责任,我们将坚定维护联合国的中心地位,做多边体系的中流砥柱,做全球南方的正义代言。
谈中东局势
国际社会应更多聚焦“两国方案”
王毅表示,加沙属于巴勒斯坦人民,也是巴勒斯坦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强制改变加沙地位的行径都不会带来和平,只会引发新的动荡,所以我们支持埃及和阿拉伯国家共同发起的加沙恢复和平计划。
巴勒斯坦问题始终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巴以冲突循环往复,症结在于“两国方案”只实现了一半。下一阶段国际社会努力的重点应当更多聚焦“两国方案”,更多支持巴勒斯坦独立建国。只有如此,巴以双方才能真正和平共处。为此,巴勒斯坦各派首先要落实好《北京宣言》,实现团结自强,中东各方要跨越分歧,支持巴方建国。
中方将继续坚定地为中东人民争公道、争和平、争发展,支持中东国家自主掌握前途命运,自主探索发展道路,早日实现和平振兴之梦。
谈中非关系
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
王毅在谈中非关系时表示,今年是落实北京峰会成果开局之年,我们愿意按照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的“十大伙伴行动”,助力非洲加快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落实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培育数字、绿色、人工智能等新增长点,推进1000个小而美的惠民生项目,加强治国理政经验的交流,提升非洲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今年二十国集团峰会将首次在非洲大陆举办,中方坚定支持南非履行主席国职责,为全球治理留下鲜明的“非洲印记”。
谈台湾问题
中国必将统一
王毅表示,台湾地区在联合国的唯一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过去不是,今后更绝无可能。鼓吹“台独”就是分裂国家,支持“台独”就是干涉中国内政,纵容“台独”就是破坏台海稳定。主权原则是联合国宪章的基石,任何国家、任何人都不应搞什么双重标准。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就应该支持中国实现完全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就应该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台独”分裂只会玩火自焚,“以台制华”无异于螳臂当车,中国必将统一。
谈周边外交
所谓“印太战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王毅表示,21世纪以来亚洲保持快速增长,成为全球发展的高地,也是和平稳定的绿洲,这一局面来之不易,值得我们珍惜呵护。亚洲既是中国的安身立命之所,也是中国同亚洲各国的共同家园。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亚洲稳定的重心、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是区域安全的支撑。
王毅强调,中方坚决反对美国在中国周边地区部署中导,美方出台所谓“印太战略”这么多年,为地区国家做了什么?除了挑起事端制造分歧,什么都没有,可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亚洲不是大国博弈的角斗场,而应成为国际合作的示范田,我们主张开放的区域主义,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共享亚洲的发展机遇。
谈中欧关系
健康稳定的中欧关系成就彼此照亮世界
王毅表示,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回顾半个世纪的交往,我们认为最宝贵的经验就是相互尊重,最强大的动力是互利共赢,最一致的共识是多边主义,最准确的定位是伙伴关系。
50年来,中欧合作获得长足发展,贸易额从当年的24亿美元增长到7800亿美元,投资额从几乎为零增长到将近2600亿美元,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成为连接亚欧的黄金通道。50年后的今天,中欧经济总量超过世界三分之一,中欧合作更加具有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一个健康稳定的中欧关系不仅将成就彼此,还将照亮世界。
今年初,习近平主席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通话时指出,国际形势越是严峻复杂,中欧越要秉持建交初心,加强战略沟通,增进战略互信,坚持伙伴关系定位。中国对欧洲仍然抱有信心,我们也相信欧洲可以成为中方信任的伙伴,双方有能力也有智慧通过友好协商妥善解决好存在的问题,共同开辟下一个值得期待的50年。
谈中日关系
借台湾生事就是给日本找事
王毅表示,一个中国原则是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台湾回归中国已经80年了,日本仍然有人不思反省。我们要正告这些人,与其鼓吹“台湾有事,日本有事”,不如谨记借台湾生事就是给日本找事。中日交往源远流长,日本应当最了解中国是热爱和平的力量、讲信修睦的邻邦,上千年来中国给日本带来的从来都是机遇,而不是威胁。
谈南海问题
侵权挑衅必将自食其果
王毅表示,不久前在一个国际论坛上,有一位官员说菲律宾同中方的摩擦就是一出“皮影戏”,这个比喻很形象。菲方每次海上行动,编写剧本的是域外势力,承包直播的是西方媒体,而戏码千篇一律,就是处心积虑抹黑中国。人们已经没有兴趣再看这出不断重复的闹剧了。
中方将继续依法维护自身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管控仁爱礁、黄岩岛时也会根据实际需要体现人道主义精神,但我要在此讲明的是,侵权挑衅必将自食其果,甘当棋子最终只会被抛弃。
谈中印关系
实现“龙象共舞”是唯一正确选择
王毅表示,中印关系过去一年确实迈出了向好步伐,双方不断加强各层级的交往和务实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成果。中印互为最大邻国,中方始终认为,做相互成就的伙伴,实现“龙象共舞”是双方唯一的正确选择。作为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共同任务是加快各自国家的发展振兴,双方理应相互支持,而非相互消耗,密切合作而非彼此防范,这才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王毅说,作为两大文明古国,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维护好边境地区的和平安宁,直到找到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要坚持不以边界问题定义两国关系,不让具体分歧影响两国关系的大局。作为全球南方的重要成员,我们还有责任带头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仅要维护两国的正当权益,也要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今年是中印建交75周年,中国愿意同印度共同努力,总结经验,开辟未来,推动中印关系沿着健康稳定的轨道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