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3月09日

打扫心灵

□李艾轩

开学后回到学校,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灰尘是微小的,当我们居住在某处时,因时不时会打扫一下,便不容易察觉它的“霸道”。而当我们离开一段时间,灰尘便会悄悄堆积在角落里、缝隙中或是各种物件上,犹如给它们盖上一层薄薄的纱。

还有那些平时躲藏起来的虫蚁和杂草,也会趁屋里无人,出来“捣乱”。有时是蜘蛛爬上墙织网,有时是野草从地缝里钻出来,享受阳光雨露,蟑螂也常来凑热闹,大摇大摆地四处寻觅食物。就像我每次离开时,宿舍还是整洁的,回来后却发现里面变得脏乱不堪,地上有时散落着昆虫尸体,阳台还堆积着一些随风飘来的落叶。屋里的空气更是缺乏往日的清新之感。

于是,我只得赶紧拿起工具开始打扫,这个习惯也是受母亲的影响,她总会一边打扫,一边说:“打扫会令人身心愉悦,扫去的不仅是屋子里的灰尘,还有我们身上的灰尘。”起初我并不理解这话的意思,想着打扫只会让自己感觉更劳累,怎么会觉得愉快呢?长大后,我才渐渐领悟母亲话中的深意,就像每次我用抹布擦掉书桌上的灰尘,会不禁回想起曾经在书桌前解决的一个个难题,心情会随之变得雀跃起来。当我拖完地板,看到它亮得能映出我的身影时,心情也会变得无比畅快。我慢慢发现,仔细清除屋里的灰尘和垃圾,也像把淤积在心里的烦恼,一并清扫干净了。

“扫”的本义,其实是用笤帚清除尘土、垃圾。但别小瞧这打扫之事,初遇杂乱脏污的场景,那种扑面而来的混乱感,常让人茫然无措,不知从何处开启整理的第一步。紧接着,面对漫长的清洁过程,内心的倦怠与烦躁便会悄然滋生,不少人就此打起了退堂鼓,还会选择半途而废。好不容易坚持到接近大功告成,又容易被近在咫尺的胜利冲昏头脑,敷衍地潦草收尾。如此看来,打扫,是需要一定的决心、细心和耐心的。

与其说打扫是体力活,不如说打扫是对心态的磨炼。急躁的人、马虎的人、懒惰的人,往往都能从中得到锻炼,在清理外部卫生的同时,还能借此清扫自己的心灵。看着打扫后一尘不染的成果,我们会满心欢喜地欢呼:“看啊,这都是我自己打扫的。”也会因此获得内心的平静,感慨道:“将无序变为有序,过程由简至难,但终能一步步完成。”这么看来,维护环境洁净,也是在守护内心的整洁。打扫,这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实则蕴含巨大的能量。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确实,若一个人连所处环境都无法保持整洁,生命力可能随之受到干扰,还容易影响自身的生活状态。就像陆游在《山居戏题》中写道:“海山缥缈斸云痀,扫地焚香悦性灵。”在他的眼中,“扫地”是怡情养性的乐事,既是养生,也是修行。虽做不到“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却也能培养“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的高洁品格。

如今,我爱上了打扫,平时常会抽空和母亲一起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我明白,清扫中拂去的是灰尘,留下的是自我的沉淀。就像初入学校时出现的迷茫,通过打扫,我理清思绪,重拾激情,让环境重焕生机,也开启了自我的新篇章。打扫,不只是清洁环境,更是净化心灵、自我修行的过程,能让我们在平凡日常中寻得精神寄托与心灵安宁。

--> 2025-03-09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25238.html 1 打扫心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