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3月10日

遛娃票

□本期主持:吴志明

近年来,室内运动拓展类游乐场逐渐成为家长“遛娃”的热门选择。然而,部分商家要求家长必须购买与儿童同价的门票才能陪同入场,这一规则引发了广泛争议。有人表示,这一要求是为了保障儿童安全,但一些家长认为,这种“纯陪同”的票价应与儿童票价进行区分。对此您怎么看?

短视之举 得不偿失

@许兵:商家要求家长买同价票陪同,看似为保障孩子安全,实则是让家长多出一份钱。孩子在游乐场,商家就应当对孩子的安全等负责。家长陪同实则是减轻了商家责任,如此却还要家长买同价票,实在不合理。更何况家长只是陪同,没有占用资源,买同价票更会让消费者“不满意”。应区分“纯陪同”票价,让家长更乐意带娃前往,实现商家、家长、孩子三赢。

@张全林:家长被要求同票入场,这样的店规让人感到“店大欺客”。如果游乐场没有提供大人和小孩都可以游玩的设施,又强制大人购同价票陪同,明显侵犯消费者公平交易权。不让家长“遛娃票”成为“霸王票”,不能指望商家良心发现,需要相关监管部门完善规则,明确合规经营指引,同时加强监管力度,用“紧箍咒”管住“遛娃票”撒野狂奔。

@龙泉:“遛娃票”的争议在于相关规范的缺失。在市场经济时代,游乐场推出“遛娃票”看似增加了收入,实为短视之举,最终可能得不偿失。一方面,儿童购票进入游乐场,游乐场本身有做好安全保障的义务。另一方面,在文旅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推出“遛娃票”会增加消费成本,让消费体验大打折扣,损害市场口碑,也不利于行业发展。

市场行为 可行之举

@刚柔:商家要求家长同票入场,从安全角度细究,这一规定十分必要。游乐场里的设施,像高空攀爬、蹦床等都带有一定危险性,孩子玩耍时家长必须看着。同票入场,能让家长更专心陪伴,避免因想省票价而导致监管缺失。区分票价看似给家长省钱,实则在安全保障上打折扣。因此商家让家长同票入场是对孩子负责,也维护了游乐场的安全运营,是可行之举。

@余清明:现实中可供选择的遛娃场所很多,如果觉得哪家游乐场“遛娃票”价格过高,家长可以不带孩子进去,选择票价更低或无需“遛娃票”的游乐场。当“用脚投票”的家长越来越多,游乐场的生意就会日渐萧条,自然会对“遛娃票”甚至儿童票的价格作出调整。所以,“遛娃票”是市场行为,不妨交给市场检验和洗礼。

@泥河牧歌:室内游乐场与室外游乐场不同。家长进入陪同,占用了有限的室内空间,基于保障儿童安全的管理规则,商家此举并无不妥。所谓的“纯陪同”,恐怕难以自始至终袖手旁观,其间家长上手甚至爬上游乐设施的现象时有发生。实行同价门票,是商家明确告知:占用资源就要付费。这是在收费上对陪同行为做出最明确的安全提示和约束。

差异定价 平衡权益

@罗华宝:“遛娃票”争议背后,反映的是商家经营与消费者权益的平衡问题。商家应更灵活定价,比如推出亲子套票,适当优惠;或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较低的陪同票价。既能保障经营利益,又能兼顾消费者感受。监管部门也应加强监管,确保定价合理透明,平衡好双方权益,才能让“遛娃”经济可持续发展,让家长和孩子都能享受愉快的亲子时光。

@黄根华:家长陪同过程实际承担安全员、调解员、摄影师三重角色,并没有占用资源,所以陪同票理应大幅度降低。打破僵局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商家优化定价策略,家长多理解商家运营成本。除此之外,商家可以采取赠送咖啡、儿童监控视频,开发家长消费产品等,将孩子纯消费场景升级为亲子共融空间,创造增量价值。

@张忠德:从市场细分与服务优化角度看,商家不应简单粗暴地让家长与儿童同价入场。商家可将陪同需求细分,若家长仅需短暂停留、偶尔照看,可设低价限时陪同票;若全程陪同且参与互动项目,再考虑与儿童同价。这样既能保障安全,又满足不同家长需求。对商家而言,精准的市场细分能提升服务质量,吸引更多客源;对家长来说,有了更多选择,消费体验也会提升。

下期话题

当下,正值求职高峰季,融合了服饰搭配、化妆造型、专业拍摄与精细修图等全方位服务的“最美证件照”应运而生。前往照相馆拍摄一张“最美证件照”,已成为众多准毕业生开启职业生涯的必备“仪式”。一些网友认为,这种千篇一律的美缺乏个性,失去了证件照应有的真实性和辨识度。下期茶座,邀您聊聊“最美证件照”这个话题,您可在“温陵茶座”新浪微博留言,也可加入QQ群299935398参与讨论。

--> 2025-03-10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25276.html 1 遛娃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