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忆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特别的瞬间闪闪发光,比如那段用葱管吹歌的日子。
那时,小小的我们,总能在生活中发现无尽的乐趣。葱管,这个厨房中常见的食材,在我们手中变成了神奇的乐器。掐下一段葱管,小心翼翼地修整,放在嘴边,轻轻一吹,那简单而纯粹的声音便悠悠飘出。或高或低,或急或缓,仿佛是我们内心的歌声。
童年的玩具虽少,但也时时追寻快乐。记得那年,我读小学,少年不知愁滋味,终日乐呵呵。一个春日的午后,阳光散发暖意,风柔柔地吹着,带着几分惬意。
村头的老榕树下,蹲着我们三个要好的小伙伴,身上的衣裳简朴却整洁。手中是各人刚从自家菜园里摘来的一根大葱管,翠绿的叶子在阳光下泛着点点光芒。
我紧紧地握着葱管,把葱叶扁扁的一头放在嘴里,抿紧嘴唇,轻轻一吹,“嘟!”一个短促的音蹦了出来。一旁的二胖见状,也不甘示弱,只见他腮帮子鼓得圆圆的,用力一吹,“呜……”声音又长又响。三妹性子急,又还没有掌握吹的技巧,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她就已经“噗噗噗”地吹了好几下,那声音就像一连串哑了声的小鞭炮,又像是哪个家伙在乱放屁。经过训练她也越吹越好了。
“咱们一起吹!”不知谁喊了一声,于是,三种不同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有高有低,有长有短,像一场奇妙的音乐会。那声音飘过老榕树,惊飞了树上的鸟儿;那声音穿过小巷子,引得正在补衣服的老奶奶停下手中的活儿,眯着眼笑起来;那声音溜进了隔壁的古大厝,让还在午睡的小黑狗也竖起了耳朵。
吹累了,我们就站起身,在田间小路上奔跑起来。边跑边吹,那葱叶笛音就像我们的小尾巴,紧紧地跟在身后。脚下的泥土软软的,我们的脚步轻快如风。
我大口喘着气,手里的葱叶不停地晃悠。“哈哈哈哈”,二胖笑得差点摔了个跟头,葱叶都掉到了地上。三妹跑得满脸通红,额头上的汗珠亮晶晶的,她手握的葱叶依然在嘴边欢快地响着。
跑着跑着,我们来到了池塘边。池水清清,倒映着我们红彤彤的脸蛋。我们把葱叶伸进水里,蘸了蘸水,再放到嘴边吹,那声音变得更加清脆了,仿佛带着水的灵动。
“嘟嘟嘟”“呜呜呜”“呼呼呼”,欢快的笛音在春日的田野里回荡。天边的晚霞渐渐染红了半边天,我们的笑声和葱管“笛”音也在这美丽的暮色中越飘越远。
后来,我们好奇地尝试用榕树叶卷起做哨子吹歌,也削小竹子做哨子吹歌。榕树叶做的哨子声音略显沉闷,竹子做的哨子又太过尖锐。它们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却都不及那时用葱管做笛子吹歌来得快乐和有趣。
或许,葱管吹歌的快乐不仅仅在于那简单的音符,更在于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在于小伙伴们纯真的笑脸和一起探索的好奇。多年以后,每当回忆起那个春日的午后,那葱叶吹出的简单笛音,那和小伙伴们一起奔跑嬉戏的快乐时光,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那是童年里最纯真、最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