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3月11日

我与青山共妩媚

□盛新虹

《烂漫长醉》陆春祥 著作家出版社

鲁迅文学奖得主陆春祥先生,笔名陆布衣,是当今文坛个性鲜明的散文家,尤以笔记新说见长。继不久前《昨非录》后,接着又新出散文集《烂漫长醉》,该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44篇散文、随笔,有些曾见诸报端,如《随郦道元访华山》《热烈的涠洲岛》等,并多次作为阅读理解入选初、高中语文试卷。

书名《烂漫长醉》,语出韩愈《感时四首》其二:“近怜李杜无检束,烂漫长醉多文辞”,意思就是诗人喜欢李白杜甫的无拘无束,他们天真烂漫,终年沉醉,美好的诗作却如泉水一样肆意流淌。陆布衣说,内心直觉告诉他,这是一个可以写酒的文章标题。后来他将这个特别受触动的词句留给了故乡桐庐,因为那里有畲乡红曲酒,有横绝天下的富春山水,令人见之沉醉。“烂”字有明亮、光明,色彩绚丽的意思;“漫”字可解释为随便、随意。鉴于此,陆布衣按照收纳的内容与形式,将《烂漫长醉》分成“山水有烂”两卷和“漫辞”两卷,每卷长短不一,各有侧重。

行走山水,以爱察今,以心为文,多年来,陆布衣写人写物写风物,一直在漫长路途中追捕着心仪的文字。他强调“写散文从做学问开始”,因此“我的不少散文都写得比较辛苦”。一篇文章从构思到完成,往往几易其稿,背后藏着人所未知的艰辛,大抵可用“苦心孤诣”四字来形容。尤其像《三沙九章》这样的大题材,便可见事先做足了功课,方方面面的。这篇文章长达一万七千余字,厚重博大,首发在《当代》杂志上。作者历经两个多月时间,寻找古今关于南海及三沙的相关资料,在大量阅读与研究之后,结合自己在三沙的深度体验,从历史与现实几个角度抒写了中国数千年来对南海的主权拥有及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以细腻的笔触展现南海的波澜壮阔。

每一篇文章,无论长短,都要花心思。陆布衣说,除了内容挖掘,形式表达也至关重要,如《周柏第一章》,作者借晋祠一株活了三千年的周朝柏树,以第一人称的拟人叙述,从武王姬发开始说起,一件一件地讲述晋祠的故事,描绘了这座千年古城人民安居乐业,古老深厚中透出的勃勃生机。此文构思巧妙,别出机杼,对长期穿行在历代古人笔记中的陆布衣来说,其间的起承转合并非难事。文后附有创作谈,他要表明的用意是:历史已经永远定格,不会变,但写作者随时可以有新的发现角度,前提是仔细观察以及各种经验的有效打通。

捧读《烂漫长醉》,令我滋生一念,那就是有机会一定要去一次桐庐,去陆布衣笔下那个叫富春庄的书院。那里蒿草竹林间,时有好鸟相鸣,可以看山看水,坐亭观云,读书写文,而不用在意尘世间的得失。于陆布衣而言,故乡是一本大书,似乎永远也读不完,写不完。这些年,他一直在写故乡,写水边钓鱼的严子陵、写溯溪而上的子久先生(黄公望),写大奇山、翰邦,写庄里的花草、果树、飞鸟……富春山里的闲居,“自己的花园”,可以无拘无束,可以烂漫长醉。

朴素风趣,笔触自由灵活,以跳跃性的思维,不经意间追古抚今,交错出一种气象,引领我们从大文化视角认识这个广袤的世界,是陆布衣文章给人的总体印象。“心在富春庄里徘徊,人却是满世界乱跑的”,这一袭布衣或许风尘仆仆,但朴拙舒展,照着自己的内心,“有文、有思、有趣”,却是一个思想的自由人。

--> 2025-03-11 □盛新虹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25437.html 1 我与青山共妩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