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泉州湿湿冷冷。近日,福建省疾控中心官方微信“福建疾控”发布提醒:咳嗽发烧别大意,“威力”不小的合胞病毒已进入好发季。
□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 通讯员 林琦
易在春季流行
合胞病毒,全名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常见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之一。过去我们之所以听得少,是因为过往的检测手段受限,治疗也没有特别之处,因此被“忽视”。但随着病原检测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合胞病毒被检出,人们才发现其“实力”不容小觑。
呼吸道合胞病毒,易引起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造成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因素。合胞病毒感染一年四季皆可出现,在我国通常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流行,南方地区潮湿的雨季也会出现感染高峰。
感染合胞病毒后,呼吸道就像“沦陷区”,从鼻腔、咽喉、气管到肺部均有可能“中招”,临床症状一般有发热、咳嗽、流涕、喘息、呼吸困难和缺氧等,较严重患者可发展为不同程度的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负担较大,应引起重视。
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如何找“上门”的?合胞病毒的传染性约是流感的2.5倍,平均一个感染者可以传染给4—5人,它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气溶胶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如拥抱,共用餐具、杯子和玩具等,都有可能导致合胞病毒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合胞病毒在婴幼儿中的流行程度,可能比流感病毒、轮状病毒还厉害。全人群对合胞病毒普遍易感,正常健康成年人的抵抗力较强,大多可以靠自身免疫力“赶跑”它,但婴幼儿、65岁以上老人、免疫缺陷者或患慢性基础病的人碰上它,则易发展成重症。
目前尚无针对合胞病毒感染的特效抗病毒药物,临床上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使用退热止痛药、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广谱抗病毒药物,辅以支气管舒张剂、雾化吸入剂等药物缓解发热、咳嗽等症状。
如何应对合胞病毒感染
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一样,合胞病毒防治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是“黄金法则”;在合胞病毒流行季节外出时候尽量佩戴口罩,少去人群聚集场所;室内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家中若有婴幼儿,玩具和饮食器具需勤消毒;日常饮食要营养均衡,配合适当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
合胞病毒的预防药物尼塞韦单抗注射液,是国内首个获批用于1岁以下婴儿预防合胞病毒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长效单克隆抗体。在合胞病毒流行季前和流行季中只需单次注射,便可通过被动免疫的方式为即将进入或出生在第一个合胞病毒感染季的新生儿和婴儿提供及时、快速和直接的保护,从而预防因合胞病毒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