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浦发银行、中信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密集宣布停发部分联名信用卡产品,原因多为“业务策略调整”“更好提升服务质量”“合作到期”“业务发展需要”等。
此次调整可以被视为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精耕细作”的缩影——在信用卡存量竞争加剧、监管要求清理睡眠卡等背景下,银行正加速清理低效卡种,聚焦优质客群。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联名卡“联而不合”、客群定位不精准等问题也是其成为优化对象的原因之一。
“联名卡依赖于发卡银行与产品权益资源方合作和运营,然而产品推向市场后却发现与市场预期相差甚远,因此成功案例并不多,这也反映产品没有从市场的角度精准定位客群,以及根据用户需求来制定营销策略。”资深信用卡专家董峥表示。
据了解,市面上常见的信用卡通常分为三大类:标准卡、主题卡和联名卡。其中,联名信用卡是由商业银行与营利性机构(如航空公司、商场、品牌等)合作发行的信用卡产品,持卡人通常可同时享受银行金融服务和合作方提供的“双重权益”。
董峥表示,联名卡是发卡银行出于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之外权益的定位,与社会中某些产品或服务品牌企业合作,为联名卡用户提供特定优惠或奖励权益,诸如购物折扣、积分奖励、会员会籍等。“多年来银行发行了大量的联名卡产品,也是信用卡产品细分的一种方式,是信用卡业务中的重要产品和服务手段。”
信用卡已经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这是近几年在信用卡行业形成的共识。在这一背景下,各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也迎来比较深刻的改变,从“规模扩张”转向“精耕细作”,通过整合APP、关闭分中心等方式降本增效。
董峥指出,目前联名信用卡停发的大部分原因在于多数先前的合同已经到期,且未再续签。在他看来,当前许多联名卡在发行后陷入了“联而不合”的尴尬境地,即银行与合作方在合作后未能持续维护和推广产品,导致产品效果不尽如人意。此外,合作协议的排他性和时间限制也影响了银行与其他品牌的进一步合作,许多产品因合作协议到期未续签而下架。
业内人士表示,联名信用卡中也不乏成功案例,特别是银行与航空公司合作推出的联名信用卡,市场反响相对较好,这主要归功于航空公司会员体系的强大和主动性。航空公司会员体系中的积分价值通常比银行的积分价值更高,银行与航空公司合作可视为借用了航空公司的优势。
“下架部分低效联名信用卡可以看作是清理睡眠卡的组成部分,发卡银行可以集中精力,在这场行业调整中将有限资源落实在有生命力的产品上,实现轻装上阵,让经营更有效率。”董峥表示。 (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