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3月13日

术后康复别静养 尽早下床更有利

手术后要早期下床活动(CFP 图)

在医院病房里,手术之后是在床上“静养”,还是下地活动,为了这事,病人、家属经常和医生、护士争吵。那么,究竟哪种做法才是对的呢?910医院普外科主任陈一杰介绍,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是利于加速康复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使患者机体各系统功能保持良好的状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机体的尽快康复。

预防肠粘连。手术时胃肠道受到刺激,蠕动减慢,长时间的卧床可能导致肠道麻痹加重,容易发生互相粘连,影响胃肠功能的恢复。早期下床活动可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加速肠蠕动功能,使患者能够自主排气和排便,有效减少肠粘连、肠梗阻情况发生。

预防静脉血栓。如果术后长期不下床,全身血流减慢,容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而血栓一旦脱落,会流向心肺,造成栓塞,危及生命。早期下床活动可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

防止肺部感染。由于术后疼痛和体位的限制,使患者呼吸幅度减少、不敢咳嗽,导致呼吸道分泌物不能排出,容易引起肺炎。早期下床活动能使呼吸次数增加,呼吸幅度加深,气体交换充分,有助于排出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肺部感染。

预防压疮。由于术后长时间保持卧位姿势,背部、骶尾部等局部皮肤持续受压,容易出现皮肤发红、疼痛甚至破溃、糜烂缺血坏死,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以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防止压疮发生。

促进伤口愈合。早期下床活动过程中能够刺激患者身体机能,可以加速全身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

所以,根据“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想要术后快速康复,静养不可取,一定要早活动,活动的关键点在于“早”,到底要早到什么时候呢?在我国快速康复指南中指出,术后第1天就可以下床活动。

全麻术后意识恢复清醒后,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可以在床上进行适度活动,比如翻身、抬手、抬脚、抬臀、双手握拳等活动。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及病情,正常情况下,建议术后24小时后即可下床活动。

□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

--> 2025-03-13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25743.html 1 术后康复别静养 尽早下床更有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