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3月13日

楼上菜园

□洪天平

(CFP 图)

两年前,趁重修自家老房,在临街两间店面加装一部电梯。开始以为装电梯费钱又奢侈,但在孩子们的游说下还是装了。后来证明,一部电梯仅一辆普通小车的价,平时耗电不大且维护不贵,一切缘于传统观念的错觉。反正比小车实惠,用过才知道,用过都说好。

房子共六层,之前一家人很少上五楼六楼,其实这是大多数自建房高楼层的心结。尤其我们老两口,腿脚大不如前,现在才晓得,孩子们正是考虑我俩日渐年迈,晾衣服晒被褥什么的,爬到顶层太过吃力,看来还是年轻人想得周到想得远。

有了电梯后,老伴说,我们是不是在六楼的露台安排点什么,比如种些蔬菜瓜果。我虽也这么想,却佯装沉思。老伴又说,这么大个天台,以前上不来够不着,如今有了电梯上下方便,弄点土粪肥料什么的,尽量选那些固体干类的,不臭不溢无碍邻里他人,自种自享自供自给,果蔬多了还可送人。

估摸这露台面积有三四十平方米,这一片开阔地,无遮无挡,沐阳光迎雨水,通风透气。又因为排水渠道通畅,不旱不涝,干湿适宜,是块天然宝地。

我们的做法比较客观实际,只利用之前房屋重修时替下来的几个水泥槽,以及一些旧花盆,老物活化,废物利用。特别在选择果蔬品种类型时,注意弃大留小,简单实用,不张扬不炫美。

“业务”方面主要由老伴指导。这一两年来,我们种的主要有芥菜韭菜和茄子,外带葱姜蒜之类的,尤其韭菜和葱蒜一年四季都有。最可贵的是“即时效果”,锅热一半才上楼取物也来得及,大大缓解了老来迟钝又分身乏术的窘境。

目前像一些住在小镇的,既无大的农贸市场可供选择,又无二亩三分田地让你挥锄,这时候,自家楼上的闲置方寸便是难得的自留空间。老伴的做法是,以蔬果充当盆景,以叶菜代替绿化。有花有叶,姹紫嫣红,招蜂惹蝶,美不胜收。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具体实践中还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比如土壤就地翻晒,令其吐故纳新,比如残茎腐叶集中堆放,让其自然发酵后作有机肥料,比如干枝土渣置于缸内小火焚烧,远远望去,竟生炊烟袅袅效果,这又是一个意外收获。

为了省时省工又节约材料,我们尽可能做到原地循环生态环保。尽管如此,大一点和重一点的货物,皆有赖于电梯,是它帮了大忙。当然也有人说,直接爬楼梯不是更好的锻炼吗,我以为一码归一码,毕竟有个效率的问题,不然的话,走路去北京上海,既看够沿途风景又大幅度锻炼身体。凡事见仁见智,没必要抬杠。

人这一生自呱呱坠地后渐渐长大成熟,中年以后便一直走在变老的路上。想太多无益,活得简单随性最好,老了也不必刻意追求什么。我以为常与绿叶接触,常伴果蔬左右,小锄松土,小勺浇园,怎么惬意怎么来。

说真的,我常常一人待在楼上小菜园,忘了时间忘了饭点。有时索性让老伴把饭菜端到这里,若是傍晚,干脆再来二两酒,与叶为伴与花对饮。谁说潇洒必须盛宴,园中小酌最是浪漫怡然。说来大家不信,我有一次也学古人把酒邀月,对影三人,竟将自己喝到趴下。有人可能不知,顶楼菜园有晨雾有微风有阳光有小雨,唯独少了喧嚣少了嘈杂少了热闹。

有朋友到我的楼顶,看到满目翠绿,瓜果垂架,感叹园子虽略显袖珍,却是独有洞天。又说这一系列流程操作,皆有赖于家中那部电梯。其中一位还实话实说,他家有好几辆轿车,堪称人手一辆,唯独少了一部电梯。想来人们对家装电梯,正在逐步刷新认知。

我还要说的是,这篇小文纯粹写的是我们老两口的家庭琐事,权当是怀念农耕,不忘阡陌,享受过程,自我治愈的一点感悟,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而已。

--> 2025-03-13 □洪天平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25767.html 1 楼上菜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