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张晓玲)近日,有市民拨打本社24小时热线96339反映,洛江区坛顶隧道灯光较暗,行车时存在安全隐患。
“我开车从外面光亮处进入隧道,感觉视线一下子变暗,眼睛很难适应。”该市民表示,这种“黑洞效应”在天气晴朗、光线强烈时尤为显著,这时减速慢行并打开车灯能稍微改善,但司机有时会下意识刹车,容易造成追尾或是剐蹭。
昨日上午11点多,记者前往现场走访。坛顶隧道入口指示牌显示,该隧道全长900米,提醒车辆进入隧道需开灯行驶。记者驱车进入后发现,内部光线明显变暗,仅有隧道顶部中间一排灯提供光源。其中,隧道口两侧为双排灯,中间路段为单排灯,灯与灯之间有一定间隙,光线整体偏黄。不过隧道不长,车辆很快便能驶出。
随后,记者又经过朋山岭隧道。该隧道顶部左右两侧各有一排灯,光线较为明亮。同时由于隧道较长,每隔一小段距离就设有反光圈,进一步增强了照明效果。“进出隧道时都会有眼睛不适应的情况,这是正常现象。”现场一位司机告诉记者,他在出入两个隧道时,眼睛舒适度差异不大,但能明显感觉到,坛顶隧道的光线比朋山岭隧道更暗。
对此,记者联系了坛顶隧道的管理单位洛江区万投集团,相关工作人员赖先生介绍,坛顶隧道两侧入口处设有两排加强灯,中间每隔50米左右设置一盏隧道灯。日前,可能是开关跳闸或者人为关闭,入口处的加强灯不亮,导致隧道入口处光暗交替明显,给人带来不适感,他们发现后已第一时间送电恢复。至于隧道内部灯较暗的问题,他解释说,该隧道灯采购年限较早,由于24小时不停亮灯,不可避免会存在光衰现象,导致灯光偏黄、亮度不够。目前集团缺乏相关经费对隧道灯进行更新改造,之后他们会持续跟进推动该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