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陈云青)近日,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第10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
抽检信息涉及29大类食品676批次酒类、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蛋制品、食糖、水产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豆制品、蜂产品、特殊膳食食品、餐饮食品(含餐饮具)、食用农产品、食品添加剂。其中,合格638批次,不合格38批次。不合格项目涉及微生物污染问题、食品添加剂问题、农药残留问题、质量指标问题、其他问题。其中,农药残留问题和食品添加剂问题较多。
农药残留问题共有15批次,分别为: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郑凤百货零售超市销售的新鲜二荆条辣椒,啶虫脒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宁德市福永兴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宁德亿利城分公司销售的螺丝椒,噻虫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许秀美食品经营部销售的青螺丝椒,噻虫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福州市鼓楼区温泉街道林光池水果店销售的青橄榄,多菌灵、乙酰甲胺磷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泉州市洛江区河市家惠鲜生鲜超市销售的荷兰豆,多菌灵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台江区小汤汤水果店销售的冰糖心木瓜,噻虫胺、噻虫嗪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福鼎市家佳福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芹菜,腈菌唑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厦门绿达康农产品有限公司销售的甜椒,噻虫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福鼎市佰家裕隆超市销售的铁棍山药,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石狮市全商友客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牛奶木瓜,噻虫胺、噻虫嗪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福建省乐天天购物有限公司宝盖分公司销售的木瓜,噻虫胺、噻虫嗪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石狮市闽乐汇购超市销售的荷兰豆,多菌灵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泉州市安溪县金色四季管理有限公司销售的铁棍山药,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莆田市城厢区铭典生鲜店销售的湖南青线椒(偏辣),噻虫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中闽百汇(中国)零售集团有限公司安溪官桥分公司销售的甜豆,吡唑醚菌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食品添加剂问题共有11批次,分别为:德化县阿喜馒头店的白切馒头,甜蜜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标称福建全球通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蛋黄酥(红豆味),诱惑红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销售单位为厦门市思明区朱文英食品店。泉州市丰泽区尤金鹏水果店销售的冰冻杨梅,甜蜜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福州高新区桃喜果业经营部销售的青橄榄,三氯蔗糖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泉州市丰泽区果速达水果店销售的冰冻杨梅,甜蜜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漳平市常荣水果店销售的国产龙眼,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泉州新华都购物广场有限公司南安官桥店销售的龙眼,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陈艳媛水果店销售的杨梅,甜蜜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南安市石井镇鄱湖水果店销售的龙眼,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武夷山市东峰水果店销售的龙眼,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标称永泰县恒旺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青口梅,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销售单位为三明市群乐超市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