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穿梭在城市的喧嚣中,是与时间竞速的“平安守护者”;他们总出现在群众需要的时刻,是最值得信赖的“藏蓝身影”。41岁的邹永茂现为乌屿海防派出所二级警长,主要负责接处警工作。两年来,他先后处置警情6720起,救助群众27名,为群众挽回损失70多万元,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先后获个人三等功、优秀公务员等荣誉。
“出警快一秒,平安多一分。我们更快赶到现场,就能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起接处警,邹永茂深有感触,不管面对任何警情,他总是第一时间响应,迅速处置。去年6月的一个深夜,辖区一女子在家中天台欲轻生,接警后,正当班的邹永茂立即出警赶赴现场,熟练地穿行楼栋,仅用5分钟时间,就来到该套房露台。面对夜风中摇摇欲坠的身影,他一边温和地劝导,一边与同事、消防队员伺机救援。就在女子拭泪的瞬间,他飞身上前,挡住天台护栏缺口,抓住该女子,救下后耐心做好疏导工作,解开其心结,避免悲剧的发生。这只是邹永茂处置紧急警情的一个缩影。自从事接处警工作以来,他共高效处置各类警情6720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0余人,救助群众27名。
出警时风驰电掣,现场处置却格外耐心细致。手持法律职业资格证和公职律师“双证”的邹永茂,将法治思维融入日常工作中,推动矛盾纠纷调解更加规范高效。去年10月的一天,辖区一对婆媳因长久积怨,引发冲突。面对失控的二人,他毫无惧色,以身作盾隔开双方,手臂不慎被抓,留下5厘米血痕。他忍痛做双方思想工作,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用“背对背调解法”让双方打开心结,最终婆媳重归于好。“在派出所从事110接处警工作,遇到最多的警情就是求助和矛盾纠纷,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得不到及时妥善解决,有的可能会发酵,甚至酿成大祸。”他说。两年来,他调解矛盾纠纷336起、成功率99%,实现“小事不出楼栋,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出警民警不仅是执法者,更是群众的‘贴心人’。”邹永茂深有体会,也在工作中认真践行。今年1月的一天深夜,寒潮来袭。当天凌晨3时许,值班的邹永茂接到群众报警,称有一位老人蜷缩在路边,冻得瑟瑟发抖,疑似走失。邹永茂到达现场后,询问有关情况,但老人因语言和听力障碍,无法说清身份等信息。天气寒冷,他立即将老人扶到边上旅馆,一边递上热水和面包,一边组织警力开展寻找工作。经过1个多小时的努力,确认老人的身份信息和家庭住址,并联系其家人接回。当家属赶到现场,握着邹永茂冰凉的手道谢时,他只是憨厚一笑:“老人家平安就好,以后要注意照顾。”便又赶赴处置下一起警情。
从生死线上的闪电出击,到家长里短的法理交融……多年来,邹永茂用脚步丈量着12平方公里的平安地图,用赤诚之心赢得辖区群众的真心和赞誉。经初步统计,2024年以来,邹永茂处置的警情群众满意率达99.5%。
(融媒体记者陈灵 廖培煌 通讯员王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