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3月19日

退休不褪色的专职调解员李夏亭——

街坊邻里的“和事佬”

“老李来了,听老李说几句!”在南安市柳城街道,这句话就像一剂“定心丸”。群众口中的“老李”是南安柳城街道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委员李夏亭。近9年来,这位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依然奔波在街头巷尾,用耐心和智慧化解矛盾,成为街坊邻里的“和事佬”。

“早在2012年,柳城街道没有成立调解中心,我就在党政办负责接访工作,对街道情况再熟悉不过了。”长期接访的工作经历,让李夏亭积累了不少调解经验。2016年1月,南安市在各乡镇(街道)配套成立联合调解中心,原本即将退休的李夏亭,选择延续自己热爱的调解事业,成为中心的一名专职调解员。

前些年,一个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需征迁两座宫庙,经多次动员还是无法与群众达成共识。“乡亲们,咱先消消气,听我说几句。”李夏亭从中耐心与群众沟通,他从乡俗、民俗讲起,再谈到项目对家乡发展的意义,推心置腹聊到天黑,群众的怨气逐渐平息,当晚就达成初步共识。项目相关负责人感慨:“老李这张嘴,比灭火器还管用!”

“有时候调解不分昼夜,半夜来了案件也得立刻出门,所以我的手机24小时待命。到了现场,群众愿意静下来听我说几句话,从而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就是我当调解员的成就感。”李夏亭笑着说道。

在李夏亭的调解案中,有一桩事让人津津乐道。居民高某在建房时将工程承包给别人,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伤者、房主、承包者三方对责任归属争执不下。在首次调解无果后,李夏亭灵机一动,请来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共同参与调解。“人多力量大,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总能找到突破口。”经过连续三天的调解,三方终于达成和解。这个案例后来成了调解中心的“样板”,“两代表一委员”参与调解的机制也由此推广开来。

李夏亭饶有心得地说:“调解工作没有秘诀,就是要设身处地考虑当事人的处境,感同身受地体谅当事人的苦衷,既要解‘法结’,又要解‘心结’。”近9年来,他直接或间接成功调处民事纠纷数百起,参与化解上访积案40余起,防止群体性上访20余起。  □融媒体记者 王树帆 通讯员 黄秀红 黄伊凌

--> 2025-03-19 退休不褪色的专职调解员李夏亭——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26812.html 1 街坊邻里的“和事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