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阵地。近日,泉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2024年度泉州市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考核结果的通报》,泉州台商投资区获得市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年度考核“优秀”档次。
近年来,泉州台商投资区以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国土空间高质量重构,以创新推动产业链高质量重塑,厚植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载体。2024年,7个市级“四个一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7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44.71%,全市园区标准化建设第一、二季度拉练活动评档晾晒中连续2次获评“好”档次,在全省园区标准化建设年度综合评价中获评“优秀”档次和“福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融媒体记者 黄枫 通讯员 吴雅超 文/图
聚精“方向”
点燃发展“新引擎”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年初,台商区策划生成“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专项内容,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将全年的工作目标、重点工程、实施步骤等任务内容,详细罗列形成清晰的行动路线和作战计划,实施“三比三看”、一周一调度、一月一督导等工作机制。按照“一园一主导产业”的思路,策划包装特色园区,成功打造了智能电网电器专精特新产业园,形成了“上下楼即上下游、产业园即产业链”的智能电网电器产业生态圈,作为县域重点产业链典型案例在全市2024年创新大会上推介发布,以清晰的路径指引发展方向。
同时,制定出台了推进企业入驻标准化工业园区促进增产增效、工业发展三年行动等针对性强、支持力度大的区本级惠企政策,对园区企业从对接、入驻到投产全生命周期给予资金补贴、资源保障,着力将标准化园区打造成做强新质生产力的新高地。
聚焦“重点”
构筑转型“新磁场”
招商引资,以“园”促产。台商区以延链、补链、强链为抓手,紧盯重大项目的引进、跟进和推进,强化对各产业园区投资强度、亩均税收、产值等指标考核力度,率先试行约定考核的科技创新谷2024年产出效益超45万元/亩,初步形成“上下楼即上下游、产业园及产业链”的产业生态圈。
当好服务“店小二”。成立园区服务专班,“一对一”给予政策辅导、法律咨询、金融贷款、水电物业等全领域服务保障,每个月举办一场进园区活动,融合“产业链”、对接“创新链”、延伸“服务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电器、高分子复合材料、数字包装等重点产业链3条。同时,对在建的园区标准化重点项目实行“一项目一专班”及“审计专员”服务机制,从项目策划、签约到落地、开工、投产等全流程服务包干、跟踪推进,7个市级园区已交付使用3个、部分使用3个,1个正在主体建设。
聚力“服务”
打造投创“新热土”
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台商投资区通过线上线下,多方位厚植营商环境沃土。线上,搭建“益企帮帮”企业诉求直达通道,实现企业诉求随时线上提交、系统即时流转相关部门、部门限时办理反馈;线下,推行涉企审批“1+N”会诊机制,固定每月与园区面对面现场会诊,协调解决涉企审批障碍和疑难点。2024年累计协调解决企业用地、资金等问题164个,推荐电子信息产业园邻里中心等10个项目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
此外,通过建立“园区+国企、专业服务机构”等专业化运作模式,在中信重工、海峡雕艺产业园等园区引进数字化智慧平台,对入园企业的经营数据及服务数据实行动态监测,进一步提升园区管理服务水平。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对入园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按新引进生产性设备投资额的5%给予奖励;建立专项园区“政银企担”融资对接机制,促成中信重工引导孵化基金成功授信企业14家、放款1.75亿元;推广共建共享服务业态,海峡雕艺产业园规划建设共享仓储物流、大雕刻车间、污废处理中心、直播中心、喷漆车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