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第一批用DeepSeek赶作业的孩子出现了”这一话题一度成为热点。本社记者采访发现,随着生成式AI的出现,不少家长都使用AI辅导孩子作业,有人认为AI是“神器”,也有人担心“丧失思考”,对此现象您怎么看?
利大于弊 理性看待
@余清明:现在孩子作业的数量和难度大大增加,不少孩子还被家长送进特长班、补习班,承受着远超自己年龄的压力。事实上,利用AI赶作业的坏处孩子也懂,但繁重的作业任务逼着他们出此“下策”。表面看AI是帮孩子赶作业,事实上是帮助他们减轻压力,既然无法将孩子与AI隔开,不妨宽容看待。争论该不该用AI辅导作业,不如花更多精力让作业设置得更科学合理。
@不懂:AI技术优势明显,利用大数据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为现代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AI技术能够因人而异提供更有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提高孩子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减轻了家长的辅导压力。AI虽不是万能药,却是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不必将其视为洪水猛兽敬而远之,不妨理性看待这种变革,深入了解并使用好AI技术,才能真正让AI造福世界。
@刚柔:AI辅导作业,总体而言利大于弊。从技术优势看,AI能提供海量知识,迅速解答孩子学习中的疑问,助力他们高效掌握知识。对家长而言,工作一天后面对孩子作业难题常常力不从心,AI则可分担辅导压力。只要合理引导,比如让孩子在AI给出答案后阐述思路,进行举一反三的练习就能避免依赖,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所以,善用AI能实现孩子高效学习与家长减负的双赢。
容易依赖 不利成长
@左崇年:AI辅导作业不应提倡。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看,AI辅导作业有违教育公平原则。山区和偏远地区的学生,由于设备落后、网络不佳,难以接入AI工具;而一线城市的学生,却能轻松利用AI生成“完美作业”。这无疑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不平等,让原本就存在的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
@泥河牧歌:作为学生,面对所学的知识应当坚守独立思考的底线。学习只有独立思考,才能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AI辅导作业只是一个辅助手段,用于提供思路和方法,用来提高学习效率。如果不动脑筋照抄AI答案,一旦丧失了认真思考刻苦钻研的精神,也就丧失了思维创新能力,恐怕到头来会反受其害!
@文魁:在智能时代,AI辅导作业成为不少孩子学习的帮手,然而,这一便捷工具正悄然让孩子产生依赖。当遇到难题,孩子们不再尝试自己独立思考,而是一键求助AI。无论是多么难的作业,AI总能快速给出正确答案。长此以往,孩子主动探索求知的欲望被削弱,思维活跃度降低,缺乏独立判断能力,从而产生过度依赖,不利于成长。
合理使用 严守底线
@许兵:教育的目标不仅是答案正确,更是培养思考习惯。AI技术是辅助工具,而非替代思考的“捷径”,如何合理使用AI,才是需要思考的重点。AI的价值取决于使用者的智慧:家长应引导孩子与AI协作而非依赖,学校需改革作业与评价机制,社会则要推动技术资源的均衡分配。在AI介入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守住教育的本质,才能让AI从“作业代笔”升级为“思维伙伴”。
@孙贵书: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将AI视为洪水猛兽显然无益。AI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对此我们应平衡好AI的辅助作用与传统教育方式之间的关系,在使用AI时注意把握好度,找到最佳结合点,不过分依赖AI,让孩子在享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依然保持应有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这是时代给教育提出的一个课题,值得我们去深思、去探究。
@张全林:科学技术有利有弊,正确的做法不是拒绝它,而是更好驾驭它为我所用。使用AI辅导作业,不能丢弃独立思考能力。作为学生,首先应独立解决问题,对尽最大努力还不能解决的难题,借助AI也无妨;作为家长和教师,应尽监督之责,让学生真正弄懂解题思路和方法,而不能简单搞“拿来主义”。无规矩不成方圆,使用AI辅导作业也需要制定规则,人工智能是学习助手而不是“枪手”,必须守住这一底线。
下期话题
近日,深圳一商场里出现的新设施——父婴室,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表示此举很人性化,体现了社会对男性育儿角色的认可,但也有人表示,父婴室使用频率并不高,只是徒有噱头。下期茶座,邀您聊聊“父婴室”这个话题,您可在“温陵茶座”新浪微博留言,也可加入QQ群299935398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