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3月26日

审计整改赋能财政管理现代化

全周期管理放大财政资金“乘数效应”

近年来,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市审计局加强审计监督与财政管理的高效协同,成为推动改革、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引擎。针对2024年开展的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的问题,市财政局等部门积极响应、主动作为,以审计整改为抓手,赋能财政管理现代化,将落实整改转化为治理效能,实现了从“治已病”到“防未病”的转变,推动财政管理的规范化和资金效益的最大化,促进泉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融媒体记者 谢曦 通讯员 苏毅

压实责任

以审促改释放财政资金效能

审计整改的核心在于责任落实。对审计发现问题,市审计局加强整改跟踪督促,通过常态化组织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召开审计整改专题督促调度会、将审计整改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评核验扣分内容、依法依纪严肃追责问责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压实被审计单位整改主体责任。

聚焦整改责任落实,市审计局与市财政局持续深入推进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整改联动模式,建立“清单管理—归口整改—动态销号”机制,将审计发现的问题分解为具体整改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督促抓好未整改到位问题的后续整改工作,形成“问题不解决不放过、制度不完善不松手”的工作闭环。市财政局等部门通过归口分类、限时整改,促进增收节支3.39亿元,加快财政资金拨付进度,进一步提高财政资源使用效率,放大财政资金“乘数效应”。

制度赋能

构建全周期预算管理体系

审计整改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标本兼治。市审计局增强整改服务意识,主动协调指导,推动市财政局等部门深入研究采纳审计建议,举一反三,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推动问题解决。

以审计建议为指引,财政等相关责任部门将整改成果固化为制度优势,先后出台完善制度72项,覆盖预算编制、执行、绩效、监督全链条。在预算编制环节,市财政局实施上下年度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闭环管理,对上年预算执行率低、结转规模较大的项目,相应调减当年预算安排,对沉淀资金一律按规定收回统筹使用。市本级统筹各类结转结余资金超4亿元用于2025年预算安排。同时,深化绩效目标会商机制,实行部门协同联审,加强部门绩效自评和绩效监控通报,实现示范引领。建立完善分层分类、动态迭代的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对重点领域首次采用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与财政内部评价相结合,评估结果直接与预算安排挂钩,将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落到实处。

“过去认为审计是‘挑刺’,现在体会到审计是‘赋能’。”市财政局工作人员感慨地说,通过整改,不仅弥补了管理漏洞,更构建起全周期预算管理体系,促进了财政资金的高效管理使用。

协同联动

贯通监督合力提升整改质效

审计整改的深化需要多部门协同发力。市审计局主动打破信息壁垒,加强与纪检监察、巡察、组织、财政等部门的协同联动,持续深化拓展五类监督贯通协同,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到“问题共商、数据共享、整改共督”,形成监督合力,提升整改质效。市财政局扛牢财会监督主体责任,着力构建“五位一体”的财会监督体系,稳步落实财会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审计监督“会商沟通、措施配合、线索移送、成果共享”四项机制,主动对接审计人员参与问题整改推进,逐条分析问题根源,避免“就事论事”的浅层次整改,推动问题整改到位。

多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各类监督贯通协同作用,形成整改合力,推进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促进审计成果全面运用,更好地服务保障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2025-03-26 审计整改赋能财政管理现代化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27817.html 1 全周期管理放大财政资金“乘数效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