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泉州市第一医院2025年工作大会与安踏集团和敏基金会医疗设备捐赠仪式在该院城东院区举行。安踏集团创始人、荣誉董事长,和敏基金会荣誉主席丁和木先生,安踏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张昌先生受邀莅临参会。
此次大会与捐赠仪式,不仅是医院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也是院企合作共筑健康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会议系统总结了该院2024年工作成果,谋划部署2025年发展任务。其中安踏集团和敏基金会的慷慨捐赠,为医院医疗设备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
□融媒体记者 苏凯芳 苏维斯 谢游明/文 安踏/供图
锚定目标启新程 高质量发展再扬帆
会上,泉州市第一医院院长黄志扬作了全面的工作报告,系统回顾2024年医院在业务指标、专科建设、服务优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过去一年,该院以党建为引领,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门急诊量达219万人次,出院患者12.7万人次,四级手术量超过7200例。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感染性疾病科成功获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实现了国家级项目零的突破;新增5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同时,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复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通过创新服务,如“一次挂号管三天”“无陪护病房”“节假日(周末)专家门诊”等,患者就医体验大幅改善。在科研与教学领域亦硕果累累,获批科研项目立项95项,其中省级以上课题31项;发表SCI论文144篇,医教研协同发展迈上新高度。
大会表彰了2024年度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及优秀志愿者。值得一提的是,丁和木先生与张昌副总裁亲自为“‘和敏奖’·十佳医护团队”获奖团队颁奖,这一荣誉既是对医护人员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对医疗质量的认可与鼓舞。
泉州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兼泉州市第一医院党委书记王家春表示,2025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十四五”与“十五五”的交汇点,医院的改革与发展重任在肩,医院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线,贯彻省委、市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心,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只争朝夕,全面完成年度重点工作,不断开创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对于下一阶段发展,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要求,医院将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打造现代化医院治理新模式,强化信息赋能,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创新;聚焦高水平学科建设,构筑泉州医疗技术新高地;树立高品质服务标杆,绘就人文医院建设新图景。
公益赋能强根基
DSA捐赠助力医疗发展
工作大会当天,安踏集团和敏基金会DSA医疗设备捐赠仪式同步举行。在热烈的掌声中,丁和木先生与张昌副总裁向王家春书记和黄志扬院长交接了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医疗设备。DSA作为介入诊疗的“金标准”,在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介入等领域的精准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据悉,丁和木先生及安踏集团和敏基金会已多次向医院捐赠,彰显了其公益之心和大爱担当。自2012年起,其每年出资评选“‘和敏奖’·十佳医护团队”;捐资1000万元建设同心楼;近3年又先后向医院捐赠高清内窥镜摄像系统、4K内窥镜摄像系统、荧光内窥镜摄像系统、STORZ腹腔镜系统、DSA等医疗设备,总价值达1500万元,服务患者超6.5万人次。这些高精尖设备不仅增强了医院的硬件设施,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为精准、高效的手段,为医院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至此,和敏基金会对泉州市第一医院的捐赠金额累计超3000万元。
医疗健康是民生之本。对于此次捐赠,丁和木先生说:“捐赠的这台血管造影设备,是现在最先进的设备之一,能够精准治疗很多心脑血管和肿瘤类的疾病,未来我们也会继续捐赠先进的医疗设备,提升家乡医院的医疗水平,让老百姓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医疗资源和服务。”
作为受赠方,黄志扬院长对安踏集团和敏基金会的慷慨捐赠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医院将高效利用DSA设备,确保其精准服务于临床一线。同时,他也希望更多的爱心企业加入进来,共同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未来,医院将继续传递和敏基金会的大爱和担当,以仁心守护生命,以技术回馈信任,为打造“健康泉州”样板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