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3月27日

党建引领聚合力 创新治理惠民生

鲤城区物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交出亮眼答卷

升文社区城西路南八南九联合小区召开业主大会选举业委会

小区业主积极参与小区管理提升工作

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及物业企业座谈

开展住宅小区外墙脱落安全隐患整改提升

组织物业服务企业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区住建局开展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监督检查

走进鲤城区的老旧小区,曾经斑驳的外墙穿上了“保险外衣”,零散的楼栋变成了联片管理区,电动车充电桩、快递柜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这些变化源于鲤城区持续开展的物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今年以来,该区以党建为引领,以创新破难题,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鲜活样本。

□融媒体记者杨秋香 陈冰清 通讯员林永福 文/图

“联治妙策”破解管理困局

“过去我们这栋楼没人管,现在纳入联片管理后,不仅有了专业物业,还新增了充电桩和停车位。”家住鲤中街道的陈阿姨对小区变化赞不绝口。针对“独、小、散”楼宇管理难题,鲤城区创新推出《合并物业管理区域行政指导指南》,通过拆小并大、以有带无、分类整合等模式,推动725栋零散楼宇合并成55个联片物业管理区域,盘活整合小区资源,降低物业管理成本,解决收支不平衡问题,增强物业公司承接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的意愿。这一“联治妙策”不仅盘活了小区资源,更让3.7万余名居民享受到专业物业服务;新增的2500余个充电桩和2565个停车位,切实解决了群众的“心头事”。

“红色引擎”激活治理动能

在江南街道某小区,党员楼栋长老王正带着志愿服务队巡查安全隐患。像这样的情景在鲤城区随处可见。该区创新构建五级穿透式组织体系,按照“小区类别、服务对象、治理力量”三个层面,综合考量房屋建筑形态、居民群体特征、辖区公共资源等三个维度,推行“一小区一案头册”,探索实施多样化分类治理模式。健全“区、街、社区、小区、楼栋”五级穿透式组织架构,实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度,发动274个小区党支部、436支志愿服务队、1772名楼栋长和2000余名在职党员组成“联建矩阵”,开展矛盾纠纷调解、义务巡逻等“1+N”组团式服务。通过精雕“小区立体画像”,推行“一区一策”,实现精准治理,让党旗在基层治理一线高高飘扬。

“保险护盾”守护“头顶安全”

“外墙脱落再也不用担心没人管了!”这是开元街道某小区居民的共同心声。针对老旧小区外墙脱落隐患,鲤城区在全市首创“政府投保、保险赔付、社会受益”的外墙脱落保险机制,为106个无公维金小区的826栋建筑投保,累计赔偿限额达5000万元。24小时理赔专线和第三方检测机制,让安全隐患处置更高效。这项创新举措,用“小投入”撬动了“大保障”,真正实现了防患于未然。

“三维矩阵”锻造服务精兵

在前不久举办的鲤城区首届物业行业技能竞赛上,物业人员娴熟的专业技能赢得阵阵掌声。这得益于该区创新的“实地、实景、实操”三维培训模式,精准覆盖物业“四保一服”岗位需求,有效串联物业服务各个环节,助力从业人员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通过13期专题培训覆盖1300余人次,细化14项物业技能,有效提升了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以赛促学、以学促干的浓厚氛围,正推动全区物业服务向专业化、精细化迈进。

“阳光账本”赢得群众信任

“现在小区的公共收益明明白白,我们业主更放心了。”在临江街道某小区公示栏前,居民们正在查看最新的公共收益审计结果。鲤城区通过相关机制,连续四年委托第三方审计,累计追缴1509.6万元公共收益,并建立专用账户规范管理。通过公开承诺、畅通监督渠道,让“糊涂账”变“明白账”,切实保障了业主权益。

从“无人管”到“专业管”,从“脏乱差”到“美如画”,鲤城区以党建为笔,以创新为墨,在基层治理的画卷上描绘出崭新图景。随着物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的深入推进,“老城区”正焕发出“新活力”,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图景正在鲤城大地徐徐展开。

鲤城区的物业管理创新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系统性的治理变革。每一项举措都直击痛点,每一处改变都温暖民心。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创新,正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 2025-03-27 鲤城区物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交出亮眼答卷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27948.html 1 党建引领聚合力 创新治理惠民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