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安踏、特步、361°等在香港上市的泉州体育品牌公布了2024年全年业绩公告。年报显示,去年,我市体育品牌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多品牌覆盖细分领域、科技创新持续加码、借力人工智能技术让创新提质增效,适应消费者不同运动场景多元化产品需求,强化品牌市场竞争力。
□融媒体记者 黄文珍 文/图
引领行业增长
上市企业营收集体攀高
在泉州体育品牌中,去年,安踏集团表现依旧亮眼,业绩可谓一骑绝尘,收入同比增长13.6%至人民币708.26亿元,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市场行业首位,市场份额保持第一,进一步扩大领先幅度。值得一提的是,安踏集团、亚玛芬集团“双轮驱动”,已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85.78亿元。
业绩表现良好的还有特步。年报显示,去年特步集团营收达135.77亿元,同比增长6.5%。经营利润达19.66亿元,同比增长9.3%。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利润达12.38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特步主品牌收入达123.27亿元,同比增长3.2%;专业运动分部收入达12.5亿元,同比增长57.2%。
去年,361°营收首次超过百亿元大关,全年营收达100.7亿元,连续4年实现营收双位数增长。从营收构成上看,主品牌业务依旧是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2024年,361°不仅营收实现突破,各项核心业绩指标均表现优异。毛利润实现20.8%的增长,达到41.83亿元;毛利率为41.5%,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覆盖细分赛道
多品牌矩阵专注优势领域
随着消费者越来越追求独特、设计、新颖,以及新生活方式、新价值观的形成,细分运动品牌越来越受到青睐。跟随市场趋势的变化,我市体育品牌持续在细分板块持续发力。
在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亚玛芬集团董事会主席丁世忠看来,全球运动鞋服市场的长期增长趋势没有改变,依然是充满发展机会和多元消费需求的优质赛道。多品牌战略优势充分迎合多元化消费市场需求,驱动安踏集团高质量增长。财报显示,去年安踏品牌收入增长10.6%,突破335.22亿元。斐乐品牌坚持高端专业运动品牌定位,以大体量规模领先于行业平均增速,收入增长6.1%至266.26亿元。所有其他品牌各自聚焦差异化高端专业运动场景,收入突破106.78亿元,同比增长53.7%。
年报显示,去年11月,剥离盖世威及帕拉丁业务后,特步集团重新调整战略,聚焦跑步并有效分配资源。目前,该集团旗下拥有特步主品牌、索康尼及迈乐三个盈利品牌。其中,2023年,索康尼成为特步集团第一个实现盈利的新品牌,并于2024年营收突破10亿元。迈乐则聚焦户外市场,随着这些年户外运动市场的快速增长,为该品牌未来几年拓展市场份额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去年,361°儿童业务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收入占比进一步提高,收入达23.4亿元,同比增长19.5%,占集团总营收的23.24%。在专业运动领域,该企业积极投身马拉松赛事,为跑步爱好者提供专业装备支持。并将专业化运动场景拓展至滑板、足球等领域,为消费者创造更深度的产品体验与价值场景。同时,结合新兴消费趋势,该企业还推出轻户外防晒产品“轻野系列”。
研发+AI赋能
数智转型锻造核心竞争力
很显然,科技创新始终是泉州体育品牌应对市场竞争,实现稳健增长的动力。
去年,安踏集团加大研发投入至约2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研发开支比率继续提升。同时,构建了具有安踏特色的全球创新管理方法论,进一步夯实了全球开放式创新网络,与纺织行业4大院士均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同时牵头成立了行业首家创新联合体,并成为行业内全球首家获得国际创新ISO认证的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安踏集团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及商品转化,核心科技已基本实现自主研发,基于自研科技平台“安踏膜”、PG7中底缓震技术平台的产品成为年度超百万件爆品。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安踏集团应用“人工智能”提升竞争力。AI辅助设计的商品订货金额超过20亿元;投资智慧营销平台,以算法模型作出数据主导的决策,销售转换率对比人工圈选提升超过20%;利用数字人直播打造多元化应用场景,贡献GMV达1.2亿元。
财报显示,去年8月,特步在厦门举办“领跑黄金时代”产品发布会,跑鞋“160X 6.0 PRO”亮相。据了解,该跑鞋搭载核心升级科技,拥有更强的抗衰减性能,回弹性能提升6.1%。相较于上一代跑鞋,该鞋减重近20%。今年3月,特步再次升级鞋款,搭载改良的中底粘合工艺,提升缓震支撑性能并升级鞋垫设计。去年12月,特步还发布多场景碳板跑鞋,采用前掌镂空设计和中足加强筋,增强回弹性能和缓震效果。
去年,361°坚持走科技创新、渠道创新、赛事创新的发展之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发力环保,推出众多ESG概念产品,坚定践行绿色创新发展之路。去年,该企业研发投入占总收入约3.4%,全年取得专利633项,同比增加139项。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361°积极拥抱电商渠道,加大线上营销投入,优化电商平台运营。2024年电商业务实现收入26.1亿元,同比增长12.2%,占总收入约2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