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物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南安市深入贯彻落实泉州市部署要求,聚焦“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目标,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问题导向为抓手,全面推动社区治理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南安市288个住宅小区中,有236个完成业主委员会组建,组建率达81.9%;住宅小区党组织实现100%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全域幸福社区”氛围逐步形成,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融媒体记者 洪嵘 王玮蓉
通讯员 陈欣 文/图
党建引领聚合力 基层治理焕新颜
南安市将党建引领作为物业管理提升的“第一引擎”,通过“三个强化”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首先,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指导42家物业企业党员加入功能型党组织,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其次,创新“红色赋能”模式,828名党员业主、社区“两委”成员通过法定程序进入业委会,188名党员担任业委会主任,形成“社区党组织+物业党支部+业委会+共建单位”的协同治理机制。再次是邻里协同,依托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将物业、业委会人员嵌入社区网格,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分类施策破难题
精准服务惠民生
针对不同类型小区的痛点,南安市实施“一区一策”,推动差异化治理。对“社区兜底”的老旧小区,积极探索“大物业”管理模式,统筹片区改造与后续物业服务问题;对“业主自治”小区,按照“一区一策”,重点优化环境和社区管理;对“专业服务”小区,以示范项目带动整体提升。目前,全市已打造泉州市级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6个、三星级以上小区93个,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示范项目3个、物业服务嵌入式社区标杆项目9个,培育“红色赋能”标杆企业1家,形成“培育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链式效应。
同时,南安市聚焦民生实事,将老旧小区“办证难”、加装电梯等群众关切的问题纳入“十件实事”清单,并增设消防栓、整改外墙砖脱落等工程100余处。此外,通过组织消防、保安等21场专项培训,累计提升3600余名物业从业人员技能,1000多名保安纳入联勤联动体系,小区应急能力显著增强。
部门联动强监管
纠纷化解在源头
为破解物业管理中的难题,南安市建立“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明确部门职责清单,形成物业管理齐抓共管格局。基础情况再起底,协同乡镇、社区对辖区住宅小区业主情况、党员数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公共资源等基础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补充完善小区管理档案台账。市综治中心设立物业纠纷首席金牌调解工作室,打造“五位一体”联合调解体系,将矛盾化解在源头。
强化要素保障
多措并举见实效
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南安市多措并举推动民生实事项目高效实施。首先,在项目策划上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在“十件实事”中增加解决老旧小区“办证难”、小区加装改造电梯难等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全面组织实施。
其次,在项目保障上加强统筹,坚持把项目建设落脚点放在推进小区业主的急难愁盼上,在资金投入、政策等方面予以优先保障和重点支持。其三,在项目推进上提速落地,增设部分住宅小区消防栓及接入消防市政用水工程100多处,小区外墙砖脱落整改等一批实事项目,正抓紧推进中。
长效机制固成果
共建幸福新家园
为巩固提升成效,南安市出台《关于加强业主委员会监管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完善制度保障。设置物业服务“红黑榜”,结合物业费到位率、评星机制等实施分类管理,形成“优胜劣汰、失信失位”的物业服务市场环境。全市物业小区全面规范设置“一箱二牌三栏”,推动收支透明化,接受居民实时监督,针对“一老一小”服务提能,让小区生活更有温度。
结合智慧“物联网”建设,构建“线下+线上”双向服务模式,打造“指尖上的活动室”“网上意见箱”等,统筹小区各类志愿者队伍,推动多元文化进小区。
南安市通过党建引领、精准施策、多元共治,探索出一条物业管理与社区治理协同发展的新路径。未来,将以更精细的服务、更智慧的治理、更温暖的社区,书写“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