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3月27日

激发高“盐”值 拓宽乡村致富路

工人正在制作药盐雕

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张雯 庄鹏佳 通讯员柯铭鼎 李昱源 文/图)泉港区盐业资源丰富,是中国海盐文化之乡,作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药盐雕,也成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一粒盐”如何激活新产业?今年以来,泉港区山腰街道菜堂村通过集体经济赋能传统盐业,带动村民本地就业和乡贤回乡创业,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近日,记者来到菜堂村合资成立的公司,一座座由海盐创作而成的盐雕工艺品晶莹如玉、栩栩如生,令人眼前一亮。现场工人们还在忙着制作下一批药盐雕,从建模、注浆到抛光,每一步都精益求精,严把质量关。

据公司负责人林蜜霞介绍,制作一个药盐雕作品,首先要根据客户需求制作模型,再用1000度的高温将盐溶解,用模具倒出初步形状后,还要进行建模、注浆、抛光、烘烤等多道工序,单个作品的工时大约在5—6天。“药盐雕作品不仅展现盐文化的悠久历史,还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和我们的山腰民俗元素,是一种集艺术性、实用性和地方特色于一体的传统工艺。”

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公司工人庄云霞十分高兴:“我之前在家带孩子,今年听说这里招工就过来应聘了,待了两个月,慢慢学会了如何做药盐雕,感觉蛮有趣的,离家近工资又可观,我和家人都挺满意的。”

在借助村集体经济“金钥匙”打开盐产业发展大门的同时,菜堂村的山腰盐场海洋科技文博园也为盐产业发展添砖加瓦。该文博园是一个集盐业文化、科普教育、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健康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今年以来紧密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利用品牌优势,与菜堂村合作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助力菜堂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该公司落户菜堂村,带动了村民增收,解决村民就业问题,同时这个公司我们村集体占了一些股份,可以增加我们的村财收入,扩大我们村的知名度,宣传山腰盐文化。”菜堂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钟一红说,“接下来,我们村将加强和山腰盐场合作,学习更多盐业技术,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扶持,多渠道扩展市场,大力传播盐文化,助力菜堂村乡村振兴。”

--> 2025-03-27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28051.html 1 激发高“盐”值 拓宽乡村致富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