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3月28日

“春捂”把握度 温暖不出汗

本报讯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医学研究指出,春季,尤其是3—5月,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高发期。这类疾病的风险人群更需要重视 “春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王佐岩建议, “春捂”应持续至气温稳定在15℃以上,且昼夜温差小于8℃时。也就是说,大家最好视气温“捂”到清明前后,心血管病患者尤其要注意。

如果日平均气温在15℃以下,或日夜温差大于8℃,最好不要脱棉衣;中午气温在10℃以上时,可以适当减衣。“春捂”要有度,主要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

如果“捂”时不觉得咽喉燥热,身体冒汗,即便气温稍高于15℃,也不必急着脱衣服。如果觉得“捂”了身体出汗,则要早点换装,不然捂出了汗,被风一吹反而容易着凉。

“春捂”并非盲目多穿衣物,而是通过合理调节体温,减少寒冷刺激对心血管系统的冲击。日常建议采用“洋葱式穿衣法”,内层选择吸湿透气的纯棉材质,中层选择羊毛或抓绒衣来保温,外层穿防风外套来阻隔冷空气。

“春捂”重点保护颈部、头部、腹部及下肢,避免“寒从脚起”、头部散热过快、颈动脉痉挛,保护胃、脾、肠等。

(来源:生命时报 黄耿煌/整理)

--> 2025-03-28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28110.html 1 “春捂”把握度 温暖不出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