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3月28日

又闻 鼠曲草香

▶鼠曲粿(李慧敏 摄)

▼鼠曲草(本报资料图)

制作鼠曲粿(李慧敏 摄)

清乾隆《泉州府志》记载:“清明,插杜鹃花、祭祖先。有粿,以鼠麯(同‘曲’)和米粉为之,绿豆为馅。”

清明,是一场跨越时空,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在泉州袅袅烟火中,鼠曲粿宛如一颗温润的珍珠,牵系着泉州人心中那份浓浓的家族记忆。

鼠曲草俗称鼠壳草,泉州方言“麯”“麹”“曲”“壳”谐音,故称。《泉州府志》里简短的记述,将鼠曲草与清明节、与鼠曲粿紧密相连。南朝梁宗懔(今河南涅阳县人)所著的《荆楚岁时记》亦有云:“三月二日,取鼠曲菜汁做羹,以蜜和粉,谓之龙舌,以厌时气。”可见,以鼠曲草入食的传统由来已久,泉州先民或许正是传承了来自中原的智慧,将鼠曲草巧妙融入食物制作,在清明节期间献祭祖先。

记得小时候,每至清明前夕,老家的乡间田野便弥漫着一股别样的气息。孩子们在田埂间嬉笑奔跑,尽情享受着泥土的芬芳与春日的蓬勃活力;长辈们专注而细致地挑选着最为鲜嫩的鼠曲草,仿佛每一片叶子都承载着他们对祖先的无尽思念与对传统习俗的坚守。采摘回来的鼠曲草洗净后,投入滚烫的开水中短暂焯水,刹那间,那股独属于鼠曲草的清香弥漫在整个厨房。焯水后的鼠曲草与洁白的糯米粉相互交融,揉制成柔韧且富有弹性的面团,其间,或加入些许红糖,或撒入少许白糖。切分成均匀小块的面团,包裹上花生、芝麻,放入各式各样的粿印中,轻轻按压,粿印上那些精美的图案便清晰地印刻在面团之上,花鸟鱼虫、神话故事……每一个图案都宛如一段生动的历史,无声地诉说着泉州的文化与传承,诉说着家族的故事与记忆。随着袅袅蒸汽缓缓升腾,鼠曲粿仿佛变成一件件精美的翡翠艺术品,散发着清新怡人的鼠曲草香。圆形的鼠曲粿,圆润可爱,寓意着团圆美满,承载着人们对家庭和睦、生活圆满的美好期许;方形的鼠曲粿,方正大气,象征着稳重端庄,展现出泉州人对传统美德的尊崇与坚守。

岁月悠悠流转,时代不断变迁,鼠曲粿从单纯的祭祀供品,华丽转身成为泉州街头巷尾备受欢迎的特色小吃。如今,鼠曲粿的馅料种类愈发丰富多样,除了经典的花生芝麻馅,还有豆沙馅、绿豆馅、芋泥馅,满足了不同人对美食的多元味蕾需求。轻咬上一口,软糯的口感与香甜的馅料在舌尖上碰撞交融,让人陶醉其中,回味无穷,那是泉州老家独有的乡愁符号。在外的泉州游子偶尔能品尝到来自家乡的鼠曲粿,心灵仿佛瞬间被带回那片熟悉的土地,感受到家的温暖与甜蜜,慰藉着无尽思乡的情怀。 (刘志家)

--> 2025-03-28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28112.html 1 又闻 鼠曲草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