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德化雷峰镇“老林金牌调解室”里,两个村民吵得面红耳赤,眼看“火”势就要升级,69岁的林振灿不慌不忙,拎起热水壶给双方各斟满一杯:“喝口水降降火,再算账。”对峙的两人愣住了——杯中水清冽见底,正是他带人引下来的山泉水。
这个让村民“火气变茶香”的老汉,是德化县雷峰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雷峰镇朱紫村党支部副书记林振灿。2016年从德化第二瓷厂副厂长岗位退下后,他进入朱紫村村“两委”班子,倾心于修路引水、调解纠纷、整治人居环境、建幸福老人院等工作,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助力村党支部获评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他说:“趁我还能动弹,多为家乡做点事。”
2023年台风“海葵”登陆前夕,狂风裹雨砸向朱紫村。林振灿浑身湿透,深一脚浅一脚地摸到独居老人林伯家。“房子年久失修,随时会倒塌,快跟我走!”他努力劝说老伯转移。林伯梗着脖子:“还有鸡鸭要照顾,我不走……”林振灿一把拽住他:“你先跟我们走,家禽我们帮你喂,等天气好了马上送你回来。”林振灿的耐心成功说服林老伯转移到安置点。
“台风来袭,党员更应该起到带头作用,与群众共同应对。”那几天,林振灿不顾自身年岁已高,早上天刚蒙蒙亮,便手持移动扩音器,跟着村“两委”对朱紫村地质灾害点、高陡边坡和沿河等高风险区域的村民进行逐户排查,挨家挨户通知大家注意防抗台风。
以前的朱紫村,是出了名的“三难村”:路难走,水难喝,垃圾遍地。林振灿入职村委会后,第一件事就是解决村庄“雨天泥巴裹裤腿、老小难出门”的道路环境,他奔走在政府部门和乡贤之间,四处筹集资金。在长年累月的努力下,如今村里每个角落的路面都硬化了,他也被雷峰镇政府评为修路、护路先进工作者。“路平得能晒谷子,孙子的球鞋再也不会糊满泥了。”谈起村里修路,75岁的林大爷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更大的硬骨头是饮水工程。“以前我们一到雨天就得吃浑浊水,一到旱季还缺水。”林大爷说,林振灿带着干部认真找水源,还建设了沉淀池、蓄水池,如今家家拧开水龙头就有山泉水,“这水甜到心里”。
□融媒体记者 王树帆 通讯员 黄秀红 黄伊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