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3月31日

拐枣树

□李海燕

(CFP 图)

故乡有一株百年拐枣树,每年的春天,绿芽便爬满了枝头,远远望去,巨大的树冠撑起了一把绿色的伞,为村庄增添不少韵味。夏天,拐枣树便开起了小小的白色花朵,密密匝匝,花团锦簇。

这拐枣树,是我们儿时最忠厚的伙伴,伴着我们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初冬,是拐枣成熟的时节,尤其是霜降后,高大的枝头上挂着串串的拐枣诱惑着树下的我们。拐枣树位于村庄小学斜对面,隔着一条小溪,小溪旁边还有一条水圳,每当校园的铁钟“当当当”敲响,孩子们便一窝蜂涌向溪对面的拐枣树,卷起裤管,蹚过清冽的溪水,抻直脖子,双眼直勾勾望着有十几米高的拐枣,盼着熟透的拐枣能从树上掉下来幸运地砸到自己。

拐枣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树下的孩子也吵吵闹闹,有的拼命地摇着挂落在竹林上的拐枣,有的还把小脚丫伸进水圳里,用脚趾去夹起掉落在水圳里的拐枣,或持一根木棍,去打捞。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里,那一串串甘甜的拐枣就是一粒粒糖果,甜滋滋地留在孩子们的味蕾里。

拐枣树四周有一片茂密的竹林,附近还有一座邓氏古厝,叫“三落厝”,面积很大,那时候,古厝住着几十户人家,有上百号人,甚是热闹。传说是大力士邓长社的旧宅,他力大无比,能双臂各夹一块数百斤的石条健步如飞数里而不用停歇。据说建设“三落厝”时,师傅眼看石料和木料都没有了,便早早地催促大力士要抓紧备料,大力士连夜从溪里捞起上百斤的石头,又至不远处的山上砍下木头,扛往工地。有一次,大力士到临近村庄的祖厝看戏,因为晚点到,大厅里坐满了人,他见没有凳子可坐,抬腿稍稍用劲,就把支撑木柱的石珠给挪了过来当座位,此事轰动一时。他力大无比,却有一颗良善的心,关于他的诸多传说故事一直被乡人流传至今。

再次站在拐枣树下,抻直脖子,仰视它,它就像一位垂暮老者,斑驳、沧桑,绿色的苔藓沿着生命的曲线越爬越满,粗大的枝干遒劲有力地挺向苍穹,黢黑的肌肤彰显着生命的顽强。只是它越来越孤单了,再也没有孩子们绕着它响着银铃般的笑声。它成了鸟儿筑巢的地方,鸟儿们把窝安逸地搭盖在枝丫上,又不知飞向何方,只有那一个个空巢支在树上,余下的只是静寂的时光。

那曾经的袅袅炊烟、爽朗笑声,还有拐枣树旁那一座斑驳的“三落厝”,反复在我的梦境中出现。

--> 2025-03-31 □李海燕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28483.html 1 拐枣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