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4月02日

南安:以侨架桥闯四海 “成功故里”写新篇

成功之城

第八届南安(国际)郑成功文化节开幕

南安集结对讲机企业赴迪拜举行推荐会,获得超亿元订单。

海内外嘉宾共品“成功家宴”

在郑成功故里的热土上,南安这座千年古邑正以“成功精神”为帆,团结600万海内外乡亲同舟,在新时代浪潮中劈波斩浪。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南安不仅传承着“爱拼敢赢”的基因密码,更以全国工业百强县第12位、工业产值近5000亿元的硬核实力,书写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功”答卷。这座“世界石材之都”“中国水暖之乡”,正以“侨”为桥,以“创”为径,在内外贸协同发展航道上,展现出“千帆竞发势如虹”的蓬勃气象。□融媒体记者 王宇静 通讯员 黄丽琼 洪荣华 黄钊伟 林菲敏 文/图

侨商聚力·筑梦刺桐

凝侨心

统战力量铸就发展同心圆

南安深谙“侨”是最大的发展变量,更是不变的精神常量。南安全市统一战线以“凝心·聚力·赋能”三维发力,将400万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的赤子情怀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劲动能。

在第八届郑成功文化节上,南安精心筹划吸引台胞数百人参访,两岸青年共祭民族英雄、共话融合发展,让“成功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时值郑成功诞辰400周年,数百位海外嘉宾、商界人士汇聚南安,在感受家乡深厚历史文化的同时,也目睹了南安重点招商项目的蓬勃发展。在第十届世界南安青年联谊大会上,南安更是创新实施“用母语话传承”“家乡好货带出门”等品牌活动,推动新加坡南安会馆接棒下届大会,并积极促进意向项目投资落地,彰显“新生代”侨商的家国担当。

在这片民营经济沃土上,南安人经济与南安经济血脉相连。各地南籍企业家联合共同打造的“南商优品汇”平台上已汇聚1586家企业超3000款产品;南安通过启动“南商产销联盟”,收录代表性南籍企业共986家、主要产品信息近5000款;过去一年,通过开展“行业+产业”“园区+片区”“商会+侨亲”三种渠道招商,进一步提升了乡贤与家乡的经贸合作空间,实现产业发展与招商引资的双向奔赴;在乡村振兴方面,南安统战部门积极动员各地南安籍民企挂钩结对79个行政村,形成90个“兴村”项目……与此同时,“青雁成长”培养计划与“南商大讲堂”的智慧碰撞,更是培育出18家全国“四好”商会、获评次数30次,20家省级“四好”商协会,获评次数23次。

上下一心,海内外同心,协同共赢,“晋江经验”正在南安统一战线上持续绽放耀眼光芒。

闯四海

内外贸双翼振翅齐高飞

面对全球经贸格局深刻变革,南安正以“扬帆出海 再下南洋”战略破题,深度挖掘“侨”资源,共赢新未来。

在海内外南安人的共同助力下,2024年南安实现进出口总额达225.3亿元的历史性突破。2025年更是定下预计出口增长3%新目标,在“双循环”新格局中勇立潮头。

外贸扬帆,布局全球新版图。全国首个县域对讲机出海中东方案、全省首个外贸集聚区、首个建材品牌出海广告战略“三箭齐发”,彰显南安闯关夺隘的魄力。在印尼雅加达、菲律宾马尼拉等地,在当地侨亲的助力下,16个“南安好货”公共海外仓构建起“前展后仓”新模式,迪拜展销会更是斩获超亿元订单,印尼建材展“世界屋 南安造”口号正在响彻南洋。更令人瞩目的是,南安石材产业以全球40%产量、全国50%出口量的绝对优势,通过AEO认证企业打通国际高端市场。产业龙头企业英良集团董事长日前接受采访时坦言,今年他们的订单依然稳中向好,“点石成金”的传奇正在持续上演。

“南安好货”美名远扬的同时,内贸市场基础大盘同样活力满满。南安政企联动,内外合力,持续激活消费新动能,家居建材2000亿产业集群与“四好四更优”22条政策同频共振,孕育出“全链条、全品类”的智能家居建材产业带优势。与此同时,在商贸消费端,包括西溪里邻水街区等特色商圈点亮“夜经济”,新能源汽车零售额暴增10倍,39.1亿元建筑装潢材料销售额、10.3亿元汽车消费数据,处处印证着“促消费、稳增长”的组合拳成效。

展会经济同样是南安链动海内外资源的“王牌”,每逢春节、清明等时节,一场场展会大秀成为海内外侨亲们访友探亲,共赢发展的重要平台。精心打造出国际石博会、水暖泵阀交易会等一批大型专业展会,年均订单超200亿元让“展会经济”成为拉动内需的强力引擎。

向未来

侨乡沃土再绘锦绣画卷

站在全新的历史节点之上,南安以“大统战”工作格局汇聚海内外600万乡亲之力,持续释放发展势能。

全国首家“海事+海关”台胞服务站、每天往返的泉金直航航班,架起两岸融合“连心桥”;“迁台记忆”故事征集、367件侨批文物整理,让乡愁记忆转化为文化认同。而在乡村振兴一线,220万元民族发展资金,近百个“兴村”项目,更加紧密了海内外南安人的心,20处“同心图书室”源源传递着知识力量,31年侨捐超亿元的慈善奇迹,更是见证着赤子情怀的温度。

今日之南安,正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开拓进取:石材产业数字化转型方兴未艾,对讲机企业借力中东市场开辟新蓝海,新能源汽车消费浪潮澎湃涌动……随着“扬帆出海 再下南洋”指挥部的成立,菲律宾全链路营销体系与印尼、中东等新兴市场的深度开拓,必将为这座“奥运冠军之城”再添发展金牌。

从郑成功故里的历史荣光,到“世界石材之都”的现代传奇,南安用实践诠释着“以侨架桥、内外联通”的发展哲学。这里既有“爱拼敢赢”的精神传承,更有“数字赋能”的创新突破;既有千亿产业集群的硬核支撑,也有“五星级慈善城市”的温情底色。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征程上,南安正以统战聚合力、以改革增动力、以开放拓空间,在“海丝”起点续写着“成功之城”的时代华章。

国潮破浪·链接全球

聚侨力 提升“成功”招商魅力值

在这座充满活力的成功之城,凭借得天独厚的“侨”优势,南安人经济正不断助力南安经济腾飞,不断演绎着一场场精彩的招商故事。

南安深知侨商资源的宝贵,巧用“平台联侨”之策,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南安20家经济类行业协会和74家异地南安商会,宛如一张庞大而细密的网络,将南安与世界各地紧密相连。通过“百会寻业缘”活动,这张网被充分激活,一次次的互动交流,促成了120余个互动协作项目的签约。这些项目不仅是经济的纽带,更是乡情的延续。一位参与其中的侨商感慨道:“在这些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家乡的发展潜力,也找到了自己事业的方向,能为家乡出力,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为促进开放,南安还以“渠道助侨”之举,全力推动南安优品出海。通过“国企+协会+侨商”的创新模式,率先在菲律宾设立新型海外仓,这不仅是一个仓储物流的据点,更是南安与世界贸易交流的前沿阵地。菲律宾、泰国、韩国等6个海外仓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印尼机械展销中心也即将完工,未来还将在东南亚、中东、俄罗斯等地打造10个以上公共海外仓。如此庞大的海外布局,形成了强大的集群效应。阿联酋南安建材展销中心等国内外展销平台、2万多个销售网点以及16个公共海外仓,与南安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贸易网络。这一网络不仅让南安的产品走向世界,也吸引着海外乡贤回归创业,为家乡注入新的活力。一位侨商在海外仓项目中投入大量精力,他说:“看到家乡的产品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我们在海外也感到无比自豪,能参与其中,更是一种荣幸。”

在服务侨商方面,南安推出“政策惠侨”的贴心举措。青商创投服务中心的成立,为年轻一代侨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首届青商招商恳谈会,组织海内外南安籍青年企业家赴深圳、香港、北京等地考察学习,对接产业合作资源。完善的招商大使(顾问)引荐机制,打破了项目对接的物理界限,让侨商与家乡的联系更加紧密。全省率先研发的工程建设项目智慧导办平台,24小时为业主提供服务引导,配套出台的一系列保障项目落地开工的政策文件,让侨商投资无后顾之忧。去年南安共计签约入库274个项目,总量排名泉州第二。今年以来,在春节数十场招商活动的持续推进下,已有23个项目正式签约,计划总投资约182亿元,这些成效便是对南安优质服务的最好回应。

值得期待的是,在第二届“海丝”侨商投资贸易大会暨泉州市内外贸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南安将带来多个南安人引入的意向投资新项目。其中包括利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南安市高分子材料科技产业项目,投资达30亿元,将为南安的新材料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澳大利亚投资20亿元的南安市金淘镇华侨回归结算中心产业项目,也将助力家乡的金融结算领域迈上新的台阶……这些项目涵盖了传统建材家居、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态及文旅项目,充分展示了南安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也体现了侨商对南安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侨商们的接力,是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也是对家乡发展前景的看好。南安人经济与南安经济紧紧相系,正不断续写着“来南安,会成功”“来南安,享成功”的新传奇。

侨商故事

★戴新民:

桑梓情深 家乡是永远的牵挂

“树高千尺,无论走多远,家乡永远是心中的牵挂。”已年过七旬的戴新民,深情地诉说着对家乡的眷恋。这份眷恋,化作了数十年如一日回报家乡的坚定行动。

2025年1月30日,大年初二,这天南安码头镇大庭村格外热闹。当天南安市大庭村乡村振兴促进会成立了,来自各地的侨亲、乡贤汇聚一堂。凭借着多年来对家乡发展的热忱与担当,戴新民众望所归,当选为会长。站在台前,他铿锵有力地详细描绘着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我们要让家乡经济腾飞,环境更美,文化得以传承。这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大家齐心协力。”他的号召得到了众多响应。

1977年,28岁的戴新民背井离乡,前往菲律宾创业。从大哥的摩托车配件店起步,他和兄弟凭借爱拼敢赢的精神,逐步涉足房地产、通信、超市等多个领域,成为菲律宾知名的企业家和侨领。无论身处何方,家乡始终是他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早在20世纪90年代,戴新民就开始为家乡公益事业倾尽全力。他与兄弟们注资1.3亿元打通南官公路,又投资1亿元改造拓宽南安至洪濑公路,让家乡的交通焕然一新。在教育上,他更是不遗余力,捐资兴建成功中学的“彩霞楼”“天惜楼”,捐建南安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新容体育场”……如今已然功成名就的戴新民依然奔波在助力家乡发展的道路上。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诠释着对家乡的拳拳赤子之心。

★吴江南:

携企回乡 延续两代人的家国梦

近日,福建苏闽石油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江南忙着考察市场,谋划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新局。

作为一名“85后”企业接班人,从新加坡到家乡南安,他与父亲的创业历程,正是南安人勇闯南洋、拼搏奋斗的生动缩影。

苏闽集团是一家以石油化工为主导产业的综合性企业,由吴父在新加坡一手创立,打下坚实实业基础。尽管身处异国他乡,但从吴江南记事起,每年春节、清明,父亲定会带着一家人回家乡探亲祭祖,老家在他心里并不陌生。

20世纪90年代末,家乡南安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吴父敏锐捕捉到机遇,毅然将企业迁回福建南安。那时还在求学的吴江南,假期的目的地也从新加坡变成了家乡。“父亲一直教导我们,不能忘本。”这句话如同座右铭,深深影响着吴江南。毕业后,他主动回到公司,从基层岗位干起,一步一个脚印积累经验。2011年,他已能独当一面,与父亲并肩作战。借助当地良好的政策环境,他们齐心协力,将企业规模带向百亿体量。展望未来,吴江南还计划进军新能源及科技服务产业,持续为家乡发展注入新动能。

与万千南商一样,吴氏父子在壮大企业之余,始终不忘践行慈善。自1998年企业回归创业以来的二十多年间,吴氏父子以企业及个人名义,已为当地教育、养老等领域捐赠善款近亿元。吴江南坚信,只要脚踏实地做事,未来定能积聚更大能量,助力家乡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 2025-04-02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28849.html 1 南安:以侨架桥闯四海 “成功故里”写新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