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4月02日

银发教师网课 创造价值

●荷花生长在水中为什么不会淹死?《哪吒2》中又有哪些奇妙的心理学?什么样的石头比黄金还贵?肿瘤和癌症有哪些区别?近日多位退休银发教师在B站开启了自己的网络课堂,吸引众多网友围观。(《扬子晚报》3月29日报道)

王‌志顺点评:传统观念中的“退休”往往被视作职业生涯的休止符,但一群活跃在B站的银发教师,则用短视频与直播的方式打破了这一认知边界。他们以知识为桨、技术为舟,在互联网的浪潮中开辟出崭新的价值航道,让“退休”不再是生命活力的终点,而成为社会参与的破折号。这些银发教师的探索,重新校准了社会对老年群体价值的认知刻度。王字玲团队开发的“肿瘤风险自测”小程序,让癌症预防从医院走进厨房餐桌;张志翔的植物鉴定视频成为司法鉴定的辅助工具,使专业知识在法庭上绽放独特光芒。他们的实践超越了“发挥余热”的慈善叙事,展现出银发智慧解决现实问题的硬核力量。在老龄化与数字化交织的当下,这种以专业为根基、以技术为媒介的价值创造模式,为应对“银发海啸”提供了新思路。

网红地标“游烟” 从严整治

●走在路上,前面突然有人“吞云吐雾”,烟雾烟味随风“糊”你一脸……这些边走边抽形成的二手烟雾,就是“游烟”。近期,上海对“游烟”出手了:外滩、武康路、豫园商城等8个中外游客集中、人群密集的“网红”地标场所,正多举措重点推进“游烟”治理。(央广网3月29日报道)

何勇海点评:治理室外“游烟”大有必要,尤其是游客集中、人群密集的“网红”打卡地,更需要从严整治“游烟”。目前上海在8个“网红”地标场所治“游烟”,加强“室外不随处吸烟”文明健康行为的倡导与实践,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方案。这一行动,值得各个城市借鉴。治理“网红”地标场所的“游烟”,在规范设置室外吸烟点的基础上,一要通过多种方式宣传,传播控烟理念和营造健康环境;二要组织控烟志愿者现场巡查,鼓励游客反馈“游烟”现象;三要强化商户的控烟责任,在经营场所租赁合同中细化控烟责任条款,有关部门常态化巡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四要依托烟雾报警器、智能摄像头、语音提示等技术手段强化动态监管。

企业“无薪试岗” 侵权行为

●近日,沈阳部分公司在招聘时要求面试者无薪“试岗”的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其中当地一家教育机构招聘时,要求需试岗7天,试岗期无工资,试岗通过后可入职培训。(极目新闻3月30日报道)

叶金福点评:其实,试岗期就是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是否符合用工岗位要求的一种考查,以便入职后能够顺利定岗、上岗。可见,企业推行“试岗期”,确有必要。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竟把试岗期当成“白用期”,不是试岗期天数自定,就是试岗期“无薪资”,这无疑是一种劳动侵权行为。我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支付劳动报酬。试用期必须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且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因此,劳动监察部门应积极承担起监督管理责任,督促用人单位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履行职责,避免把求职者的试岗期当作“白用期”,切实维护求职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也应多长一个心眼,不妨先问清楚试岗期时长、薪资标准等相关信息,再作决定是否入职。

占用公共绿地 应予清理

●近日,徐州市云龙区大龙湖街道汉源国际华城小区有业主向“紫牛问政”平台反映,该小区存在长期私自占用公共绿地甚至市政绿化带种菜、种花的行为,导致小区环境杂乱不堪,公共绿化遭到严重破坏。业主们呼吁相关部门介入整治,恢复小区原有面貌。(光明网3月30日报道)

廖卫芳点评:众所周知,城市公共绿地姓“公”不姓“私”,因而每一位市民都有义务和责任呵护好城市里的每一块公共绿地,不得随意私自占用。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一些公共绿地却被少数市民开辟成了“私家菜地”,有的甚至还用粪便施肥,这不仅有损市容市貌,而且也影响文明创建。公共绿地成“私家菜地”谁来管?笔者以为,还需相关职能部门“站出来”。一方面,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更多的市民知晓霸占公共绿地改为“私家菜地”是一种违法违规行为。另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对肆意占用公共绿地种菜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予以制止并清理,对那些屡教不改者要给予惩处,倒逼少数市民退地还绿,以还城市公共绿地一个洁净、优美的环境。

--> 2025-04-02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28868.html 1 银发教师网课 创造价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