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丁荣汉 许雅玲 通讯员林晓燕 谢佩龙)3月31日,2025年全国“爱鸟周”暨“护飞行动”主题宣传活动在泉州晋江启动。
本次活动以“打造志愿者之家 为候鸟迁徙护航”为主题,旨在以“爱鸟周”活动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强化鸟类保护宣传,同时启动保护候鸟志愿者“护飞行动”并推进活动常态化,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活动期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向福建省观鸟协会、泉州市图书馆、晋江市图书馆等全国百家图书馆和社会组织捐赠图书,助力鸟类保护知识更广泛传播与普及。与会领导为“鸟类迁飞通道——泉州湾、围头湾、深沪湾”揭牌。全国各省区24支志愿者队伍被授予保护候鸟志愿队旗帜。
近年来,泉州通过筑牢生态基底链、激活多元共治链、构建长效保障链,守护海丝绿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愈发生动绚丽。截至2024年,泉州累计完成湿地生态修复3984亩、互花米草除治27230亩、红树林种植5420亩,鸟类监测记录达40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22种、国家二级保护82种。晋江市鸟类监测记录229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物种54种,位居全省县(市、区)前列,潮间带生物量提升20%,湿地生态服务价值提升30%,成为国际候鸟迁徙的“黄金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