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天天刷手机到凌晨,一验光发现近视2300度,机器都打不出验光结果,怎么劝都不听。”日前,山东菏泽一名70岁老人因玩手机导致近视2300度的消息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家中的网瘾老人同样引起他们的担忧。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几乎所有年轻人都在使用智能手机。老年人也不例外,他们也像年轻人一样“玩转”手机,抢红包、刷视频、上淘宝……这既提供了生活便捷,也提升了生活质量。
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不少老年人在跨越“数字鸿沟”之后,却又陷入“数字沉迷”,成了网瘾老人。他们整天“抱”着一部手机,机不离手,沉迷在手机世界里,不仅引发视力下降、干眼病、青光眼等眼部疾病,而且由于久坐诱发或加重颈椎病、肩周炎等疾病。有的老人甚至深陷网络骗局,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老人戒“网瘾”,功夫在“网外”。帮助网瘾老人不再“困”在手机里,需多方发力,综合施治。
各地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积极承担起主体责任,通过增设文化设施,提供更加丰富、更有意义的生活选择,让老年人的生活不再单一化。当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求得到更多满足之后,互联网的诱惑自然会下降,老年人沉迷网络现象也能得以缓解。
缺少陪伴、孤独、想要融入年轻人的生活,是很多老年人“触网”的初衷,而缺乏自律、无人引导,则让老年人深陷网瘾不能自拔。作为子女,平时既要给予老人物质生活上的保障,更要给予老人精神生活上的关爱,多些“常回家看看”的陪伴、交流和沟通,让老年人不再成为“网瘾老人”。
此外,监管部门可以像设置青少年“防沉迷模式”那样,给老年人设置“防沉迷模式”,避免深陷网络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