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泉州职业技术大学艺术工坊内茶香四溢,来自泰国的28名职业院校教师兴致高涨,跟随着茶艺老师何水平一起“茶言观道”,细细品味茶的味道,亲身体验茶禅合一的中国茶文化,久久沉醉其中。
这是记者在日前开班的全省首个中泰新能源汽车技术培训项目现场看到的温馨一幕。今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由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与行云新能科技共建的行云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联合泰国Tech NC集团及12所高校,启动了中泰新能源汽车技术培训项目。4月初,28名来自泰国的职业院校教师,从千里之外赶赴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参加中泰新能源汽车技术培训项目。□融媒体记者 许雅玲 郑银杰 实习生 洪思敏 文/图
技术交流
助力学员掌握行业领先技能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泰国作为东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市场,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泰国,东南亚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此次培训项目是中泰职业教育合作的重要一步,也是两国新能源技术交流的契机。”据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培训项目为期21天,将进行160学时密集实训,培训内容涵盖新能源汽车维修核心技术,包括安全操作规范、电路图识别、低压控制与车辆网络系统等,并结合100个真实故障案例教学与4S店实地参访,助力学员掌握行业领先技能。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国,拥有众多顶尖企业,电动汽车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培训,深入学习相关技术细节,并掌握电动汽车系统与组件的开发方法。”泰国乌汶大学工程学院的副院长Pracha Khamphakdi告诉记者,泰国作为东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市场,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这是他们此次不远千里奔赴泉州晋江参加培训的原因。
培训结束后,通过考核的学员将获得由主办方颁发的结业证书及中国交通运输部认证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能力证书。泰国Tech NC集团董事Komate Jullakarin表示:“希望中国交通运输部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能力证书能够在泰国推广开来,助力泰国建立标准化技术认证体系,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文化交融
从书法到茶道的“润物细无声”
昨日,学员们在泉州职业技术大学艺术工坊体验书法、茶艺等非遗艺术。书法老师洪春锦耐心地为泰国学员讲解和演示中国传统书法的特点和不同字体的写法,学员们兴致勃勃,拿起毛笔认真书写。“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字来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洪春锦说。
学员Attaphon认真地用毛笔写着“福”字,他告诉记者,他跟着在中国留学过的泰国老师学习中文,每周学习3天,每天学习2小时,“中华文化非常有魅力”。当记者问及来泉州后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时,他笑着说“这里的人很热情,泉州很好”。
随后进行的茶艺课,学员们不仅感受到了中国茶美妙的馨香和滋味,了解了泡好一杯茶的学问,观赏了中国茶艺表演,还在何水平的指导下,体验了泡茶、奉茶和品茶的乐趣。学员们纷纷惊叹于中国茶种类之繁多,惊讶于茶艺动作之柔美,惊艳于茶文化之博大精深。
活动中,学员们还走进泉州名胜古迹,感受世遗之城的魅力。
当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蓝”与书法茶道的“中国红”在泉州交织,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友谊,正以“共学、共研、共赏”的方式,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泰命运共同体写下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