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持:王宇静 郭剑平
嘉宾名片:
近期,美国一系列激进的关税政策,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瞩目的焦点。从对中国出口商品悍然征收高达125%的关税,到计划取消中国小额包裹免税待遇,再到针对中国制造船只及相关承运商征收高额停靠费用,这一连串举措,令众多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出口型企业以及跨境电商卖家深陷困境。在全球化格局裂变的浪潮之下,出海之路还有希望吗?企业又该如何开拓全新的市场版图,实现化危为机?本期会客厅特别邀请外贸行业资深人士与您共同探讨。
订单波动 企业直面冲击
主持人:美国加征关税给泉州出口企业造成什么直接影响?
吴太育:我们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进出口代理及综合外贸服务,涉及物流、退税、跨境电商等业务。去年和今年以来我们的外贸业务整体略有上涨,虽然美国市场仅占我们业务的12%左右,加征关税对我们的影响目前尚可控,但是问题也已逐渐显现——部分客户开始重新评估订单成本,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
邱庆云:自2023年起,我们就将出口至美国的订单量从原来的约60%大幅削减至10%左右,所以此次关税调整对我们企业的整体影响并不明显。而且,我们的客户群体主要是高溢价的小众品牌企业,关税上调对我们业务的冲击并不大。在关税刚上调时,美国客户还与我们协商双方共同分担成本,但随着关税进一步提升,他们也意识到中国企业难以继续承担额外成本,于是便出现了叫停订单、暂停出货或搁置原有订单计划等情况。实际上,对于跨境电商行业而言,这波关税变化也带来了一些利好因素。此前,美国大型商超的货物大多来源于传统贸易渠道,受此次关税风波影响,其货源供应可能出现短缺的情况。在这种背景下,消费者会更倾向于通过线上渠道进行购物,以满足自身需求。据行业内反馈,近段时间一些线上日常必需品的销量确实有所上升。
曾志玺:我们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PC拉杆箱20多年的出口导向型企业,是Samsonite、Delsey、Away、小米、安踏等国际知名品牌的长期合作制造商,目前在美国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额的25%(约2亿元人民币)。这波加征关税直接威胁到订单的稳定性,可能导致出口美国订单减少甚至脱钩。为规避风险,我们早在5年前就开始在印尼开设工厂,已将大部分对美生产转移至印尼工厂,目前在印尼的订单正常生产,但目前不确定因素太多,国内产业链仍面临需求波动和供应脱钩的压力。
产业变革 市场格局重塑
主持人:加征关税带来的影响有多深远?
曾志玺:在关税政策的冲击下,劳动密集型产业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产能外迁加速。为了规避关税壁垒,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生产线转移至东南亚等低成本国家,锦林公司已将大部分出口美国的订单转移至锦林箱包(印度尼西亚)有限公司生产。二是国内竞争加剧。随着出口订单的减少,国内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部分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得不采取降价接单等措施,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邱庆云:从行业整体态势审视,此轮关税调整所带来的影响仍将持续显现。企业应当充分做好客户付款周期延长的应对准备。究其原因,关税成本最终往往会转嫁给消费者,这势必会对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形成抑制。不过,这一现象也属于市场出清的自然进程,在情理之中。毕竟,问题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早有预警的企业已未雨绸缪,提前对订单结构进行了调整。部分企业选择产业外迁,比如在东南亚地区投资建厂;部分企业则进行市场转型,比如以积极开拓中东市场等方式提前谋划布局。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优秀的企业,凭借持续提升产品品质,成功使客户对其产品产生高度的依赖,从而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主动。
破局之策 内外兼修多元布局
主持人:泉州出口企业如何有效应对?
吴太育:为有效应对当前贸易形势,有两点关键举措需要落实:首先是转口贸易。原来对美国市场占比比较大的企业,建议重点考虑墨西哥和加拿大作为转口地,这两个国家的通道一定要想办法保持通畅,以降低关税冲击。虽然菲律宾也在考量范围之内,但鉴于其存在一些特殊状况,综合比较后,墨西哥和加拿大显然是更为理想的选择。其次是进口对冲。我们应大力加强从东南亚、俄罗斯等地区的进口业务,以此平衡贸易风险,实现贸易结构的优化。从整体战略布局来看,要紧密契合国家发展方向。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涉及的沿线国家、东南亚地区,以及俄罗斯和中东等地,均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值得重点布局,以构建更为稳健、多元的贸易格局。
曾志玺:建议采取以下举措:其一,积极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通过持续创新,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进而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更强的实力抵御外部冲击。其二,着力优化出口退税政策。针对那些受关税政策影响显著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给予更高比例的出口退税。此举旨在切实减轻相关企业的税负压力,帮助企业在艰难的贸易环境中轻装上阵,稳定生产经营。其三,美国关税壁垒对出口型企业的影响既复杂又深远。企业自身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国际贸易政策的动态变化,以便能够及时、精准地调整经营策略,有效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与挑战。与此同时,政府层面也应积极作为,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协调工作,全力推动构建一个开放、稳定且可预期的国际贸易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记者手记
破局前行:
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创新
近期,美国一系列激进关税政策在国际贸易领域掀起惊涛骇浪,一连串举措如同一把把利刃,刺向众多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中国出口型企业和跨境电商卖家,泉州的出口企业同样难以置身事外。
面对挑战,泉州出口企业展现出强大韧性与积极的应对姿态,以全球布局、市场多元、创新升级三大策略积极应对,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寻求主动。各路外贸行业资深人士更是纷纷探求应对之策:在贸易策略调整上,转口贸易无疑是一条重要航线。而从企业自身发展来看,加大研发投入才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只有通过持续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才能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抗压能力。当然,政府层面,适时调整优化出口退税政策也至关重要,对受关税影响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提高出口退税比例,能切实减轻企业税负,助力企业稳定经营。此外,时刻关注国际贸易政策动态,及时灵活调整经营策略,也是企业应对风险的必备能力。
这场关税危机正倒逼中国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创新”,在破局中实现转型升级。随着全球化布局深化和创新力提升,泉州外贸正在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 (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