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复旦大学全球供应链研究中心团队14日发布《中国对外商品贸易及供应链波动指数》报告(简称:指数报告)。
据此,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中国对东盟、欧盟、美国和墨西哥存在明显的贸易顺差,对澳大利亚和韩国存在明显的贸易逆差,而对金砖国家、日本和加拿大则贸易顺差和逆差交替出现,反映出各国的资源禀赋与国际供应链分工的差异。
从贸易额变动幅度看,除了加拿大和日本之外,中国对其他贸易伙伴的进口波动幅度普遍比出口波动幅度小,这也体现了中国进口需求与贸易政策的稳定性。指数报告指出,2022年至2024年,中国对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较快。
据悉,指数报告基于大规模数据的量化分析,力求全面反映中国出口贸易与全球供应链的实时状态,为市场主体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持与趋势判断。
研究团队构建了的两个指数:贸易波动指数和供应关系波动指数,分别用于衡量中国对外商品贸易的波动性以及中国企业与海外企业之间供应关系的波动性,并据此分析整体供应链的波动状况。
在贸易指数中,2022年至2024年中国对各重要贸易伙伴的出口贸易波动指数显示,东盟、金砖国家以及美国排在前三位;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位于后三位,表明中国对这三个贸易伙伴出口的稳定性相对较高。分析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中国对东盟和金砖国家出口波动性高,主要由于出口份额持续上升;而对美国出口波动性高,则主要由于出口份额下降。
2022年至2024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供应关系波动指数中,日本、欧盟、美国排在前三位;墨西哥、东盟、澳大利亚位于后三位。(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