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4月16日

落实“高中双休” 让学生健康成长

□余明辉

近段时间,“普通高中周末双休”话题引发社会关注和热议。日前,教育部官网公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查处中小学违规办学行为典型案例》的通知,公布河北、江苏、河南等地查处中小学违规办学行为的典型案例,并就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提出要求,对“普通高中周末双休”问题亮明了态度。(澎湃新闻4月13日)

教育部的通知着重强调,基础教育规范管理的各项要求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将合理规划中小学生在校作息时间、充分保障学生睡眠及自主学习活动时间视作“底线”,把禁止法定节假日、寒暑假集中补课或变相补课当成“红线”。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常态化、持续性的排查整治工作,始终对违规办学行为保持严管严查的高压态势,全力维护良好的教育生态。

事实上,中小学生周末双休是有明确法规保障的。早在199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安排好中小学生节假日休息和活动的通知》就规定,全国中小学于当年9月1日起实行五天学习日。此后,《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均三令五申严禁学校利用寒暑假、周末、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中补课或变相补课。从法律层面来讲,中小学生的周末双休是法定的休息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侵犯。

然而,现实中部分高中不落实“双休”的情况依然存在。这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让学生们身心俱疲,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容易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产生厌学情绪。以不少县级高中为例,学生们一周仅休息一天甚至更短,每天学习时间长达12小时以上。不少学生出现了失眠、焦虑等症状,学习成绩也并未因超长的学习时间而显著提升。

深入探究不落实“高中双休”的原因,升学焦虑无疑是关键因素。仔细观察此次被通报的学校,大多来自市县一级。在过往的高考竞争格局中,省市级以上综合实力强的高中凭借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教育质量上展开角逐。而教育综合实力相对薄弱的基层高中,往往将增加学生学习时间作为提升高考成绩的“法宝”。但这绝不是否定“高中双休”政策的理由,而是要积极探寻增加基层落实政策动力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教育改革,提升基层高中的教育质量,将基层高中从单纯依靠学习时长提升高考成绩的模式,转变为依靠教学质量取胜。另一方面,可对高中双休日授课模式进行灵活调整,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愿留校学习。这样既能满足部分学有余力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避免校外补课乱象反弹。

只有这样,才能让“高中双休”政策真正落地生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

--> 2025-04-16 □余明辉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30719.html 1 落实“高中双休” 让学生健康成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