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浦西路口,要下车的乘客请提前做好准备……”听到公交车上播报的熟悉站点,我下意识起身,走到门边才想起未到目的地,只得走回座位坐下。
这趟我常坐的21路公交车,每次都会在名为“浦西路口”的站点停靠。离这站不远的一座老屋曾住着一位疼爱我的长辈,她是外婆的孪生姐姐,我唤她姨婆。去年冬天,姨婆离开人世,虽然我已有心理准备,但听到她离去的消息,我还是难以接受。直到现在,我仍经常忘记姨婆已经不在了,每次乘坐公交车时听到熟悉的报站声,我总会习惯性地走到车门边,等待下车去找她,就像从前一样。
小时候的我是姨婆家的常客,平时一有空,妈妈就带我乘坐公交车去看望她。每次刚进屋,我便嚷嚷着要喝饮料,顾不上跟姨婆说话,转头便跑去厨房翻箱倒柜。那时最令我开心的是从橱柜的最底层找到一瓶饮料,后来才知那是姨婆特地为我准备的惊喜。担心饮料放得太高,我够不着,姨婆还贴心地把饮料挪到柜子的最下层,或将它放在打开的箱子里,让我一伸手便能拿到。见我找到饮料后手舞足蹈的样子,姨婆还会笑着感叹一句:“真是一只小馋猫啊。”
小学时过暑假,我去姨婆家的次数更多,因为表妹也经常来这里做客。我俩总是一起黏着姨婆,让她陪我们玩游戏。那时一天的活动总是安排得满满当当,比如早晨要先吃一碗红枣大米粥,姨婆会将白米和大枣一起放进锅里慢慢炖煮,黏稠的粥汤散发着甜香,仅是闻着味道,就令人胃口大开。中午不想出门,我就和表妹坐在凉席上,展开飞行棋盘,与姨婆“执子对弈”。若是傍晚的天气不错,姨婆还会拎着羽毛球拍,带我们步行到刺桐公园运动,锻炼身体。
“浦西路口,到了。”再度响起的报站声拉回我的思绪。车门“哗啦”一声打开,熟悉的站台出现在眼前,那一刻,我多希望能看到姨婆笑容满面地站在那里,唤我一声“乖宝”,可这样的场景不会再有了。其实早在离开前的一年,姨婆就已经无法来站台接我了,那时的她被病痛折磨得夜不能寐,食难下咽。每次看着她备受煎熬,我都心如刀绞。时光匆匆,姨婆离开时还是隆冬,转眼清明节已过,想到这里,我不禁又红了眼眶。忽而又想起不久前去扫墓,我带着姨婆生前最喜欢的鲜花去看她,轻声诉说自己近况时,一阵微风拂面,风带着丝丝暖意,感觉好似姨婆的温柔低语,慰藉着我的思念。
关门声再次响起,21路公交车载着我继续前行。望着渐渐远去的站牌,我想下次再经过“浦西路口”站时,或许该下车走走,去重走那些和姨婆一起走过的路、待过的地方,也重温有她陪伴的温暖旧时光。
(作者系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2023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