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4月21日

小村大生:研学童趣引客来 杜仲林下焕新生

大生村虽小,但风景秀丽,生态多样。

夏夜帐篷露营,观赏如繁星缀夜的萤火虫。

鸟落枝头,唱响生态和谐曲。

百年古榕树,开启趣味之旅。

扫一扫,看视频

这是一个小乡村,一个全村仅182户人家、760多名户籍人口的小乡村。但就是这样的小乡村,连续承办了三届“安溪乡村生态旅游节”和龙门镇“中国农民丰收节”;也是这个小乡村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共建爱鸟护鸟文明乡村”称号,有“鸟的天堂”“萤火虫栖息地”的美誉;小乡村因完好的生态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成为杜仲研究基地。这个小乡村便是安溪县龙门镇大生村,是龙门镇最小的村庄。

日前,由泉州晚报社、中国邮政泉州分公司联合主办的“乡村振兴大篷车”第七站开进大生村,记者与邮政人员在小乡村感受山水掩映、鸟鸣虫唱的优越生态的同时,与村两委一道探索成立村集体合作社后大生村的产业振兴之路。

□融媒体记者 陈玲红 通讯员 陈晓坚 文/图

阡陌藏灵秀 山野有童趣

从龙门镇区驱车约4.2公里便可到达大生村。乡村虽小,但洁净的柏油路在青山绿树之间蜿蜒,山水掩映之间,阡陌交通,点缀着各具特色的乡村居墅,显得自然宁静。

在喧闹的城市化发展中,大生村在绿水青山的静谧中选择了最自然最恬淡的方式拥抱发展。2018年,在乡贤的倡议下,大生村将千亩山地开发为自然课堂。

春夏时节,虫鸣蛙叫,螳螂、竹节虫、蜻蜓、蝴蝶、金龟子、益母草、毛大将军、覆盆子等“精灵”与草药相互交织,孩子们可以一边徒步越野一边“寻宝”,与“山野精灵”结交对话;也可以溯溪而上,在拦沙坝的潺潺水声中,与自然生长的小鱼小虾们逗趣;不够刺激的话,可以直接爬上树,那粗壮的老榕树定能让你体验到最原始的童趣。

晚上,在草地上搭个帐篷,然后悄没声地溜进林地深处,漫山飞舞的萤火虫是大生村美好生态的最强发言人。星星点点的精灵们,恍若天上星,让漆黑的山林犹如银河般璀璨生辉,让人惊叹大自然的奇妙……

近年,已有300多个学校的研学团队来这里探趣自然。为了照顾好孩子们,村里倾力打造了一个能容纳300人的服务中心,标准化的食堂、餐厅应有尽有,让孩子们玩得开心,吃得放心。

土地焕生机 杜仲育新篇

小乡村微发展后,2019年在各级政府和乡贤的支持下,大生村获评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这是对大生前路探索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发展的鼓励。有了政策支持后,村两委更有干劲了。2020年,村里把零散、荒废的土地整合集中起来,并成立集体合作社,经过土地流转建设了180多亩农业生态园。生态园先后种植了花生、大豆、玉米、黄花菜等作物,不仅盘活了土地,也增加了村民和村财收入。

如今,生态园再升级,成为杜仲的“乐园”。据了解,杜仲是世界孑遗植物,已有5000多年历史,既可作战略资源,也是生态树,更是中药材,兼具经济和生态价值。2024年生态园吸引了专业团队建设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杜仲综合研究示范基地。“我们把水、电、路都修到了生态园的田间地头去,而且村子近高速路,所以非常方便,他们也是看中了我们的基础设施完善。”安溪县龙门镇大生村党支部书记白志明介绍,未来这里将成为该公司的杜仲培育、科研、研学、参观基地,既整治了荒地,又把现有土地利用起来,一举两得。

客货邮进村 山乡畅血脉

“大生村虽小,但交通和基础设施都很好,目前我们主要是以‘客货邮’的方式建设农产品和村民生活用品的物流渠道,未来在研学服务和杜仲研究基地方面还可以扩大服务内容。”安溪邮政龙门支局经理李文海介绍,过去安溪不少村落的村民要收寄快递都要到四五公里外的镇上去,现在通过“家门口”的村级综合服务点就能取到快递,村民们都觉得方便了许多。

“‘客货邮’就是通过农村客运车辆打包运输的方式配送,现在农村客运车乘客不多,所以进村的小件货物就搭客运车进去,准点高效又节约成本。”李经理介绍,目前,安溪全县已开通客货邮融合试点乡镇24个,月代运邮快件超10万件。“当然,我们也有专线物流,比如茶季时专车到茶乡运输茶叶,日后大生村的杜仲发展起来了,我们也可以考虑专线物流服务乡村振兴。”李文海表示。

--> 2025-04-21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31387.html 1 小村大生:研学童趣引客来 杜仲林下焕新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