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4月29日

看云烟过客

□盛新虹

《云烟过客》迟子建 著浙江文艺出版社

毕淑敏将迟子建与张爱玲作比较,她说读张爱玲的时候,是明亮而尖锐的银粉色,耀眼奢华而又杂有暗淡剥脱的赭色斑块;读迟子建的时候,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无论她是写童年还是今日的都市,总是能看到莹莹白雪、绿色的草莽和一缕扑朔迷离的殷红缠绕在字里行间。历经二十多年的文学创作,迟子建始终保持着一种稳定的美学追求,一种晶莹明亮的文字品格。

翻开迟子建所著的《云烟过客》,扑面而来的不是北国极地的寒冽,而是寒地温泉般氤氲着热气的文字,读来充满了温情。这是一本由作者亲自选编,以记人、怀人为主的散文集,怀念那些已经逝去的生命,纪念那些离世的文人与艺人。迟子建以一如既往的细腻笔触,将记忆的碎片缀连成篇,那些被时光风化的人和事,在她的笔下重新抽芽生长,在文字的沃土里获得永恒的生命。

达子香花在春天里静静地绽放,就像过去一样。然而有的人,却因一场车祸,永远留在了那个春天的花香里。在开篇之际,迟子建便以如丝如缕的叙述,将她对爱人的思念,化作笔下的涓涓细流。《春天最深切的怀念》里,她深情地回忆起与爱人之间的点点滴滴,那份心痛和无奈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爱恋。他们彼此关心,志趣相投,常常一起在红霞漫卷的黄昏散步,一起去做两个人的浪漫事情,那是她最甜蜜的一段时光。遗憾的是,幸福来得太晚,生命如流星般划过,璀璨即逝,何其短暂。迟子建说,如果没有爱人的温暖包围着,她是没有勇气触碰像《伪满洲国》这么宏大的题材的。爱人虽然离世了,但他在梦境中仍然送来亲切的嘱托,使她获得别样的温暖,一直顽强地写下去。

在这漫长又短暂的人生旅程中,我们都是匆匆的过客,却总有一些瞬间,让我们觉得此生值得。在《灯祭》中,作者以灯为引子,勾勒出父亲形象,她回忆“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我就会得到一盏灯”,那灯是不寻常的,虽灭犹燃。父女间血浓于水的亲情,那种温暖和感动让人泪目。迟子建凭借她的生活积累和艺术修养,写家人,写老师,写小镇上的老哑巴,写自己的成长经历……书中既有“无处话凄凉”的忧伤,又有“今已亭亭如盖”的恍然。她教会我们,哀恸可以像大兴安岭的雪松,在寒风中愈发苍翠;怀念可以是冰河解冻时的汩汩春水,裹挟着往事的碎冰奔向新生。

出现在生命中的人,似云烟经过,聚散离合,留下迷离的背影和那独特的韵味,浸润了人的心灵与生命。除了这些情感深沉的回忆,书中还叙写了当代文坛的一些男女作家,他们都给迟子建留下独特的印记,如素面朝天的毕淑敏、富有少年心的毕飞宇、闲适的苏童、迷舟的格非……这些作家在作者的肖像描绘中,惟妙惟肖,传神而有趣,向读者展现了他们各自的如花世界和人格魅力。

过客,不仅仅是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亲人、朋友,同时,作者也将笔触延伸至书籍中的知己,如萧红、张爱玲等。“卓越的女人离开时,我想暗暗的夜空中会出现微红的霞光,以她们无与伦比的美丽作别人间。”尤其是张爱玲,迟子建说她生与死都孤独寂寞,这也许就是一个真正作家的自然归属,超凡脱俗的归属,是一种文学人生的必然。

人生漫漫皆过客,唯有怀念与铭记才是永恒。迟子建用文字搭建起记忆的方舟,载着那些注定消逝的云烟过客,驶向永恒的港湾。或许我们都该像这位北国女儿一样,学会欣赏黑暗,在时光的冰河里体味极地的风情之美,温暖的伤怀之美,诗画的意境之美。

--> 2025-04-29 □盛新虹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32462.html 1 看云烟过客 /enpproperty-->